上一页 禅七开示专辑 下一页

德林老和尚开示录


德林老和尚禅七开示录音

时间:2011年11月18日晚四枝香
地点:江苏扬州高旻寺道海堂
讲述:德林老和尚(时年97)
内容:歇即菩提
时长:40分钟
文件:MP3/48kbps/13.7MB
录音:释崇和
收听:请点击灰色播放器(音量较小,建议使用耳机收听)



德林老和尚开示录


目录

念佛是谁
三界都是苦
学佛要发菩提心
再说发菩提心
“起”字的讲究
禅堂是最高学府
参禅要识路头
关于业障
皈依的真义
学佛三不退
学佛要报恩
语言文字与禅
身安与心安
关于自净其意
禅堂是大冶洪炉
无相无念与无住
正法、像法与末法
三玄三要与因果
念佛是谁与照顾话头
十法界与因果
万缘放下见法身
色即是空
六即佛
禅法是怎么相传的
无中生有有即无
做功夫要细用心
不明白处用功夫
关于女众进禅堂
寺院设施也表法
将此深心奉尘刹
随真随俗看因缘
粉碎虚空
一门深入


    念佛是谁

    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是专门的禅宗道场,除了参禅打坐,其它的什么都不做,可以说专到极点了。最近几年,那是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我们把这个高旻寺的家风宗旨,稍微做了一些调整,称为“冬参夏学”。冬季,就是现在这个季节,着重在参,其它季节也有一些其它的安排。这个参禅也是要有个渐进过程的,比方说,从七月半开始大进堂,八月半请职,九月半加香,十月半起七,从松到紧,从疏到密,从浅到深,我们走的是这条参禅的路。一步一步,这就像运动员跳高跳远,先要热身,慢跑,再快跑,然后起跳,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参禅就是这个道理。从不懂到懂,从生到熟,熟了就要结果子,所以到冬季打七,叫做克期取证。为了这个,我们还用这个文字,给禅堂里定了个基调,叫做“念佛是谁,照顾话头”,告诉大家这个禅堂是做什么的,是参禅的。具体参什么?就参这个念佛是谁。那门口不是写得清清楚楚的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们现在凡来到这禅堂打七的人,恐怕没有像当年六祖那样连几个字也不识得的。既然认得字,那几个字的道理大家就该明白。学无为,无为就是了生死,有为就是生死。再进一步告诉大家,这禅堂门口,有两句话,是高旻寺这个门庭的根本。任何人进入这个禅堂,他都要遵循这一个根本办事,我们参禅也是办事啊,办生死大事。这两句话是什么呢?就是“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万缘放下,就是叫你放下一切事,放下一切心,连放下也要放下。放下做什么呢?放下是个方便,你这个心放不下,这个功是不好用的。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参念佛是谁,对于用功来讲,那是有深有浅的。你今年才接触这个法门,参念佛是谁,和人家十几年前就开始参念佛是谁的,那就不大可能一样。你若想在参念佛是谁这个法门上,得到真实的好处,结出真实的果实,那你就必须一门深入,深参。有参则有悟,没有参你哪来的悟啊?所以禅堂里讲,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就不悟。疑就是参,参就是疑,参念佛是谁就是要起疑情。可我们许多人不晓得怎么参,疑情起不来,也不知道什么叫疑情。

    我们禅宗道场,是要讲参禅的,特别是在冬季打七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专门参念佛是谁的。为了让大众师父们好好用功,常住上给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一切处,一切时,出入往返,都给你创造了条件。那真叫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你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呢?我们讲用功,为什么要用功啊?从根本上讲,这个用功的目的就是了生死的。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问问自己,你自己到底有没有生死?如果你说你自己不管什么生死不生死的,活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付差事,那还得了啊?那你还来这个禅堂打什么七啊?我们常说一个观念,要时时刻刻挂在我们眉毛尖上,什么观念?就是“痛念生老病死苦,深发无上菩提心”,没有这个观念,你就谈不上用功。你说这个谁不知道啊?谁不晓得生老病死苦啊?可你既然晓得生老病死苦,那你为什么还不会好好用功啊?

    用功就是要了生死,参禅,悟道,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了生死的。这个话说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包含了很深的道理。佛大慈大悲,给我们做了垂范。佛不就是念生老病死苦,而出家修道成佛的吗?我们都是学佛的,既然学佛,就要以佛为榜样,痛念生老病死苦,发大愿真参实证。否则你这个功夫是用不上的,你这个生死也是了不了的,你这个禅堂也是白住了,你这个七也是白打了。不晓得生死之苦,那还打什么七啊?还用什么功啊?不要用功了,怎么都能过嘛!升天堂,下地狱你都不怕。如果你是这么个态度,我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参念佛是谁,这是禅宗的一个用功之道。这个禅宗用功,也是因人而异,因机而异,佛法都是应机设教的。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根性不一样,这个用功之道也不一样。比方说,过去宗门下,讲究用功活学活用,法无定法。这个参念佛是谁虽说是有一段历史的,可也不是一开始就参这个念佛是谁的,参这个话头的方法是后来兴起来的,有其现实原因。过去我们禅宗,历代祖师接人那都是活泼泼的,是随机随缘变化的,并没有一定的规则。禅宗一千七百公案,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哪里一定要参念佛是谁呢?这个参念佛是谁的历史并不长,那是由于到晚近时期,人的根基不一样了,人的根基太活了。太活了,这是个病,妄想多,心散乱定不下来,就需要用这个参死话头的方法来摄住。

    学佛的大纲大领就是修戒定慧,息贪嗔痴。这个贪嗔痴是生死的根本,了生死就要从根本上了。熄灭贪嗔痴就必须修戒定慧。戒能度贪,定能度嗔,慧能度痴,戒定慧的修持也是有次第的,也体现一种因果。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是手段,定也是手段,慧呢,那是我们的目的。只有智慧能了生死,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这个定,因定生慧,这是必然的一个道理。那么这个定怎么修法呢?参念佛是谁就是一种修定的方法。禅定禅定,有禅了才有定。古人的根基和现在人不一样,所以古代的祖宗祖师接人,是活的,随机应变,什么赵州茶,是接人的;云门饼,也是接人的;竖一个指头,一指禅,也是接人的;临济喝、德山棒,都是接人的。一千七百公案,接人的方式方法多了,都有效,都能使学人见性悟道。可是现在呢,现在的人心太活了,太聪明了,太习惯耍乖巧了,那就需要一个呆的、固定的法门,参一个死话头来摄心。你可不要瞧不起这个死话头,死话头能了生死的啊,就怕你的心不死,死透了才能活得转。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佛是谁,死心塌地地参这个念佛是谁。那么到底该怎么参这个念佛是谁呢?就是要在念佛是谁这句话上起疑情。什么叫做疑情?疑情就是不明白。有人问你,你会不会念佛啊?你当然回人家,哪个不会念佛?我当然会念佛。当你念一声佛后,人家又问你,这个佛是谁念的?这就有点意思了。你会想,谁念的?当然是我念的啦,还有别人替我念吗?当然你不会这样回答,佛是我念的。如果你说佛是我自己念的,那你大概是天下第一大聪明人了,人家都不晓得佛是哪个念的,唯独你晓得佛是你自己念的。那这个念佛是谁的话头就该改一改了,改成念佛是我,功夫也就不用做了,天下也太平了。若说念佛是我,我又是什么样子?我在什么地方啊?这个身体是我?还是这个脑子是我?我是什么?

    我们的心是散乱的,就要用念佛是谁这个死话头,调理我们这个心,使这个心不再散乱,不再奔走,逐步逐步地趋向禅定。这个定是有深有浅的,所以参念佛是谁一定要深参,参得越来越深,定也就越来越深,因定生慧,定到一定的深度就会开发智慧,打开本来。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要用起功夫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每每有人用不上去。参念佛是谁,贵在起疑情。禅堂里讲开示,每一位班首师父讲的口径也不是都一样的,每个人好像都有每个人的说法。这不要紧,禅堂嘛是参禅的地方,要会参,你信不过,你可以疑,但不要起佛见法见,不要起妄想分别;无论班首师父说的对不对,你都要往道上会,既要懂得不取不舍,又要懂得善取善舍。比如讲有的班首师父说,你念佛是谁不会参,那就先念,先把这个念佛是谁念熟了再说。这个话应该怎么会呢?这个念佛是谁,究竟是要你念呢?还是要你参?什么叫做参?什么叫做念?参禅是参的,念佛是念的,这不是很清楚的吗?可他既然这么说了,你就要往道上会,不必去计较他说的对不对。念的,是念佛;参的,是参禅,他念他参我不分别,我只管照顾好自己的功夫就是了。哪个在参?哪个在念?从这里用心,就错不了路。再说,每个人的用功之道不见得一样,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这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都可以,你愿意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可你不能说今天走这条路,明天走哪条路,这样走来走去你不得回家呀。

    你说这个念佛是谁我不会参,不会起疑情,那别人怎么会参呢?别人怎么他怎么会起疑情呢?这样讲来话就多了。疑情是什么?疑情就是不明白。众生之所以跟佛不一样,就是他不明白,不明白就是迷,明白了就是悟,悟了就成佛。众生迷了,就要受生死苦,为了解脱这个生死苦,就要学佛,就要参禅,就要从这个不明白处入手。从这个不明白处疑进去,久而久之,疑团打破了,他就开悟了,明白了,这个明白就是从这个不明白的地方来的。你看,这说了许多,明白不明白的,有些人还是听不明白。学佛不容易,参禅不明白啊。你看六七个七打下来,许多人还不晓得什么叫做念佛是谁,这个路头还没有摸到,可怕吧?也不要着急,只要你心在道上,精进不懈怠,总会慢慢做上功夫的。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都要得到一心。念佛讲究念到一心不乱,参念佛是谁,要参到成片成团,那也是一心不乱的另一个说法,都要达到一心不乱。一心,一心是什么心呢?一心就是清净心。参念佛是谁也要参到一心,参到一心不乱,时间长了,时节因缘到了,他就能开悟。

    禅宗这一法,参念佛是谁,起疑情,这个用功之道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的,佛跟祖师,佛与祖,名字不一样,佛宜之道,那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不会有两样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现在有人把这个公案改称拈花微笑,也对,世尊拈花,大迦叶微笑,这也是时节因缘所致。往常大众集会,佛都是开口说法的,唯独这一天,释迦牟尼佛把面前一枝优钵罗花拈在手上,举示大众,没有开口。大家看看佛说法有一定的方式吗?没有一定的方式,他这次没讲话,没讲话也是教,也是说法,就看你能不能有所领悟了。这个法很特别,当时在场的百万人天大众,是举目罔措。罔措,这个心呢,无所置处,就是心不明白,不懂。什么意思啊?不懂。如果懂了,这个心就有措了,不懂,就无措。这个心无所置处,不懂,不明白,都堕入疑网,就是说这百万大众都起疑情了,这个功夫当下就都做上去了。这个疑,就是开悟的因,大家这个开悟的机缘还没到,还没有成熟,不得开悟。这其中,只有一个人打破了疑团,开悟了,这就是大迦叶,只有大迦叶一人破颜微笑,他会得了如来意。什么叫做破颜微笑呢?就是脸面上一种微妙的微笑,粗心的人甚至觉察不到。这叫会心一笑,心有灵犀一点通。大迦叶的心跟释迦牟尼佛的心,相应了,心心相印,感应道交了,就是那种心情,这叫微笑,粗心的人注意不到,佛看得出来啊,佛的眼睛那不得了啊!所以佛说了,“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现付嘱于摩诃迦叶”。于是大迦叶就成了西天禅宗的第一位祖师。那么既然大迦叶和佛已经心心相印,没有什么两样了,那就是成佛了,可为什么释迦牟尼就称佛,而大迦叶不称为佛而称为祖呢?这是因为一个世界只能有一个教主,这个娑婆世界已经有了释迦牟尼这个教主,别人即使达到了成佛的标准也不能称为佛,只能称为祖。这就像一个国家一样,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主,不管称为大总统还是主席,只能有一个主,不能有两个主。一个国家,一个家庭,都是这样,娑婆世界当然也是这个样子。释迦牟尼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以释迦牟尼佛为主,这是所有佛弟子们公认的。别人即使也开悟了,也达到佛的境界了,他也不能称为佛,他称为祖,祖祖相传,心心相应,从迦叶到阿难,一代一代传下来,一直传到第二十八祖达摩,达摩祖师是西天的第二十八祖,到我们中国来呢,就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现在我们这个佛教,宗门下,把这个禅分成两种,一种叫如来禅,一种叫祖师禅,这是流行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如来禅?什么又是祖师禅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异说纷纭。我们明年准备应邀到香港打一个七,把高旻寺的规矩、家风、宗旨,全部带到香港去。在香港打禅七期间,他们还想要我到香港大学给大学生们讲一堂课,两个钟点,这堂课的题目是什么呢?就是祖师禅。人家要问了,你们这个禅宗口口声声讲祖师禅祖师禅,到底什么叫做祖师禅呢?

    佛教,佛教化众生的方式方法,就叫佛法。十方诸佛教化众生,尽管有无量法门,可大的宗旨都是一样的,常规的五戒十善、四谛、六度、十二因缘,这都是佛法,都是广义的禅法,也就是如来的禅法。还有四禅八定啊,什么数息观啊,白骨观啊,什么十六殊胜啊,在经中都有的,这都是禅,禅多了。无论是大乘法门,小乘法门,凡是用心的法门,都是禅。不是说只有我们禅宗才是禅啊,凡是佛说的法,你说哪个不是禅?再往大里讲,世出世间法,离开禅都不存在,禅是什么呢?这么说起来,有些人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那么我们说心可以吧,人人都有心啊,参禅也是修心的,心有病了就要修,什么病?就是妄想,不仅妄想,还有执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能证得,就是因为这个妄想执着。从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的那个时候起,宗门下的这个禅法,也就是祖师们建立的这个禅法,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根本要点,从这个妄想执着下手,用参禅的这个功夫,去围堵这个妄想执着。我们这个道场参念佛是谁的法门,让学人起疑情,由疑发悟,就是依据这个道理来的。你说这个起疑情从哪里来的?是由祖师们发明的吗?祖师们让我们起这个疑情,和释迦牟尼佛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上大家起的这个疑情,难道有什么两样么?祖师和佛是心心相印的,佛佛道同,祖祖也道同啊!

    起疑情,九法界的众生,都在这个疑字的大关之中,困得牢牢的,不得解脱,必须打破这个疑情。可如果没有这个疑情,我们还没法成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一个疑,一个悟,悟则不疑,疑则不悟,那我们从疑到悟,也就是我们从众生到佛了生死,这期间要有多少疑?有没有数啊?有没有一个规定啊?有多少个疑,就要有多少个悟,究竟有多少疑,有多少悟?这在我们禅宗讲,“小悟无其数,大悟十八个”,这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若按教理上讲,从凡夫位到观行位,从观行位到信位,从信位到住位,又从初住开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到妙觉,佛是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了,疑就没有了,完全没有了。没有大彻大悟之前要经过多少悟,要破多少疑,数得过来啊?到底该疑多少次,悟多少次,那是因人而异的。上根利智的,可能一悟就到底,就透彻了,下根钝根的人呢,那就要一步一步地走,小悟无其数。就说我们今年在禅堂打七,你说没有人开悟吗?有啊,不能说没有,可那个悟大不大,彻底不彻底啊,那就要问他自己了。

    参念佛是谁,起疑情,疑情,就是不明白,不明白是好事,不允许你有一个明白,你只要没有真正的证悟,你说你明白了,那是世智辩聪,是障道的。有的人,听到念佛是谁这句话,没当回事;或者认为念佛是谁,当然是我念的啦,就轻易滑过去了;或者觉得这有什么难回答的,能念佛的这个就是佛啊!他也轻易滑过去了,若论真实功夫都做不上,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际受用了。这两种人都不是参禅的根器。可是也有一种人,他一听到念佛是谁这句话,立即就起了警觉,起了疑情,感觉这是天大的一个事情,是啊,念佛这个是谁啊?一下子就疑进去了,这种人是适合参禅的上根人。就像我们家的来果老和尚,那也是过来人呐。自小他就与佛相应,拜了一个师父,师父叫他念佛,他就老老实实地念佛,非常下功夫,念到睡觉做梦都在念佛,甚至梦中念佛还会出了声,这个师父一看,说这个孩子不错,大有善根,是个法器。于是师父就问他,说你睡觉都知道念佛,可见你念佛已经有了相当的深度,可是你分明在睡觉,那念佛的这个是谁啊?那个时候,我们老和尚年纪还很小啊,他一听师父这个话,就觉得很严重,是啊,念佛是谁啊?若说是我,我分明在睡觉嘛!若说是嘴,嘴听谁的啊?可惜我这么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怎么就被问住了呢,没法回答呀。于是就起了大疑情,这个疑情一直跟着他,放不下,这个样子经过几年时间,直到在金山打七,一槯鱼子开悟以后,才有一个休歇处。你看老和尚,师父一句念佛的是谁,他就起了大疑情,这个疑情好几年一直跟着他,没有间断过,直到开悟,没放松过。正因为这个样子用功,他才能开悟。现在我们这些人怎么样啊?六个七打下来,竟然不晓得念佛是谁这个路怎么走,不晓得疑情怎么起,可见我们这些人的素质和善根还是差的多啊。
    我们高旻寺,提倡参念佛是谁。你若说参念佛的是谁既然可以起疑情,那参走路的是谁也可以嘛,参吃饭的是谁也可以嘛,道理是一样的,为什么非要参这个念佛是谁啊?是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照如今人的根性,今天参参这个,明天参参那个,随随便便参来参去那就乱了。所以祖师才观机设教,规定统一一个口径,共同专参念佛是谁这一个死话头,这是有其用意的。什么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啊,什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啊,什么狗子无佛性啊,一概不用,就专参这个念佛是谁。参念佛是谁,假使这一辈子参不通,毕竟我还种一个佛因啊,念佛是谁嘛,还有佛这个因,这个种子种下去,此生即使不结果,后世也会结果。古人立法不是心血来潮随便立的,都是利益众生的。

    佛法是观机设教,众生根基浅薄,要想学佛,要想了生死,就必须依教奉行。对于祖师立的这个法门,你必须信得过,要坚信这一法能够开悟,能够了生死。你如果不信这一法,就不要到这个道场打闲岔,你可以到别处找个你信得过的法门用功去。这个信心是很重要的,“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信仰,信是仰信。如果你说我要亲自看到,摸到这个东西,我才肯相信,那你就别学佛了。念佛的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几人去过啊?你说师父,你先带我去看看那个极乐世界好不好,再跟你学念佛,你做得到吗?念佛人凭什么求生西方,首先凭的就是这个信心,一切法从信心生啊!念佛要有信心,参念佛是谁更要有信心。我们这么多人,不妨各自问一下自己,你对参禅这一法有信心吗?你的信心坚固吗?

    你若想真正地建立信心,你就必须树立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怎么讲?世界观就是观世界,观什么世界呢?并不是单纯叫我们观这个眼前的人生世界,十方法界都要观,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你的心目当中,一目了然。了然之后,你会发现,十法界都在我的心目当中,我不动心便罢,我心一动,十法界就都现前。怎么来的呢?观来的,就这样建立世界观,然后你在世界观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自利利他的方式方法,这样信心就不会退了。有几个具备这样的条件啊?有几个在这样基础上下过功夫啊?难怪现在打了六七个七下来了,不晓得什么叫做念佛是谁,也不晓得这个念佛是谁怎么用。举一反三,那么禅堂难道就一个人是这个样子吗?其它人都明明白白吗?恐怕未必。

    根据这个情况,这个话呀,看来还要回头来,从头再讲起。这个禅堂,定下这个调,这个宗旨不会变,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真要放下那不容易啊,无量劫来在生死轮回中打滚的人,他什么也放不下,放不下,那你就担起来走,能够放下,那太好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说佛法有多妙,没有别的,只要放下,放下就是歇。大家都熟悉《楞严经》,《楞严经》有十卷,有几万字,到底说了个什么?就这么一个字:歇。经就是道路,这个修行的道路怎么走法呢?就是把心歇下来。万缘放下,万缘是什么?就是妄想。放下妄想,放下执着,什么都放下,放得干干净净的,那就不要修行了,现现成成的,歇就是菩提嘛!深参念佛是谁,起疑情,是干什么?还是放下。一起疑情,一切妄想自然就都放下了,心跑不出去了,回到了本地,这就是歇。所以说,参念佛是谁,最重要的是起疑情。祖师禅,每一位祖师教我们用功,他根据学人的根基利钝,用这个法那个法,这个话头那个话头,都是一个目的,要你起疑情,有疑情才能开悟。一千七百公案,你可以指出来,哪一则法门不是起疑情的?我这么说,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你看,庭前柏树子,是不是起疑情的?麻三斤,是不是起疑情的?都是起疑情的。

    有一个日本人,叫山本大夫,当时也有五六十岁了,他母亲一百零五岁,他很孝顺母亲。他喜欢禅宗,他晓得这个禅宗的根在中国大陆。日本人在我们扬州,跟大明寺关系很密切,因为有鉴真大师嘛!这个山本大夫到中国来,到了大明寺,当时大明寺的方丈是瑞祥大和尚,他就向这个瑞祥大和尚请教佛法。看来他也看了不少古代公案,他就问瑞祥大和尚,古代学人向善知识请教佛法大义,怎么善知识却没头没脑地说什么麻三斤呢?什么意思啊?他不理解,莫名其妙。这个瑞祥大和尚不是搞禅的,他也不能回答这个日本人。有一天到高旻寺来,说起这个事,他问我这古代善知识接学人,为什么没头没脑地说麻三斤?到底这个麻三斤是什么意思啊?一般来讲,这叫做无意味语,没得个道理。正因为没道理,就对学人造成一个心态,不明白。不明白就是疑啊,心头堵得难受,这就是做上功夫了。借助这个疑,某个机缘,忽然疑团就打破了,开悟了,就全明白了。禅宗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柏树子成佛的公案,说甲乙两个和尚,在院子里头的柏树底下转圈子,这柏树结子,柏树子成熟了掉在地上,甲就问乙,他说佛法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这个柏树子也有佛性,既然这柏树子有佛性,它就应该能成佛,那么它什么时候成佛呢?乙就回答甲,他说柏树子成佛,那要等到虚空落地的时候。这个甲一听就疑了,这个虚空什么怎么落地啊?这虚空没有东西怎么落地啊?于是他又问,那虚空什么时候落地啊?乙就回答他,柏树子成佛虚空就落地了。而要想虚空落地,就要等到柏树子成佛。你看,这话翻来覆去,就是叫你起疑情的,疑情就是这个没有着落的地方,没有着落就没地方可住,没地方可住不就是无住吗?就这样你长期在这个没着没落的疑情中呆着,心就归一了,最终就开悟了。佛法八万四千法门跟禅宗一千七百公案,大都是这个道理,都是方便,都是标月指,都是指月给你看的,你可不能以指为月。佛法很简单啊,懂了,简单得不得了;不懂,就隔着一层纸,这层纸捅不破,那它就跟一堵墙一样,高深莫测,不知道里边有多少名堂,你如果用脑子去研究,那你就有的忙了,一辈子也摸不到佛法的边。

    你看看,参念佛是谁,很简单的一件事,难倒了多少人。古大德一听到问念佛的是谁,回答不上了,马上就起大疑情,发大誓愿,我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这句话不能回答我还能称个人吗?立志非把它搞明白不行,他这一辈子就搞这个东西,定要把它搞明白。比比古德,我们现在怎么样啊?疑情在哪里啊?

    念佛是谁?参!


    三界都是苦

    古人讲,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这两句话是很有道理,也很有概括性。什么叫实际理地?实际理地就是理。什么叫佛事门中?佛事门中就是事。世出世间法,不外乎一个理,一个事。理是道理,在佛法来讲,就是真如本性,也叫做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没有形象,看不到,摸不着,本来无一物嘛,何处惹尘埃?不染一尘,也是讲理体的。至于这个事嘛,是事相,一切现象,一切作用,都属于事。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这个事和理是分不开的,不能够单独存在的,是不二的。一切经典里头都讲事讲理,有以事显理,也有以理论事。《华严经》中讲,理无碍法界,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为什么叫四法界?四法界就是把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包括在内了。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什么意思啊?在理上是一无所有,不染一尘,在事上一切都是,都不能舍弃掉,也不能排斥掉的,世出世间法都是佛法,佛法界是佛法,菩萨法界是佛法,声闻缘觉法界是佛法,人天法界是佛法,阿修罗法界也是佛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都是佛法。这叫做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佛法。这个,有基础的人,一说他就明白了,不说,他也明白;而对于初发心的人,这个就不大好理解,说,佛法界等前面的几个法界是佛法这个好理解,怎么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成了佛法呢?那么我请问,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有没有佛性啊?有吧!既然有佛性,他不是也能成佛吗?只是得度的方式不一样,善道的众生用善度的方式能成佛,恶道的众生善度不起作用,就要用恶度的方式使其消除业障,得度超升。至于人呢?有善有恶,各占一半,那就有时候需要善度,有时候也需要恶度。众生无量,佛法也无量,众生根基千差万别,佛法的施设也是千差万别。六度万行是佛法,四谛是佛法,十二因缘是佛法,五戒十善也是佛法,那么三恶道的铁汁铜柱、刀山火海就不是佛法了吗?也是佛法。什么根基感召什么法。法门无量,总的概括起来有两门,就是折摄两门。折是折服,摄是摄受。众生的根器和机缘不同,应该以折服的方式得度的就显折服相,应该以摄受的方式得度的就显摄受相。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化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化土,一个是凡圣同居秽土,一个是凡圣同居净土,这两个国度的众生根基是不一样的。娑婆世界的众生根器差,刚强难化,应该以折服的方式来度他,就用折服的方式来度;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众生根器好,柔和而有福报,应该以摄受的方式来度他,就以摄受的方式来度,就是这个道理。

    佛法是应机的,什么机感什么应,感应道交。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么个个性,难调难伏,这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那么这个众生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呢?就要用折服的的方法。怎么叫折?折,就是你造业就要受报。你不怕,你不怕刀山,不怕剑树?折服啊,你再刚强的众生,经过不断的折服,总有一天他就醒悟了,回心向善了,命运也开始转变了,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折,适用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你看这个娑婆世界,有三恶道,刀山剑树,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且不说三恶道有多苦了,就说我们这个人道,比三恶道好多了。可人道不苦吗?苦啊!苦不堪言啊!我们人间就有三恶道的现象啊!且不说人间的牢狱酷刑,刀兵相残,就拿我们一般人来讲,难道还不够苦吗?生老病死苦,谁逃得了啊?三苦、八苦、十一苦、无量诸苦,都是苦啊!三界没有乐啊!苦固然是苦,乐其实也是苦,苦那叫苦苦,乐,那叫坏苦,不苦不乐叫行苦。我们都在苦海当中,自己不知道,不警觉,还要起惑造业,轮回不息,所以我们要学佛,要了生死。这个苦,就是我们修行的动力。

    我们想学佛,想了生死,就要用功办道,必须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不念生老病死苦,你那个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即使发起来也不真实,不坚固。我们现在参念佛是谁,功夫用不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真正发菩提心。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做功夫?做功夫是要了生死的,是要脱苦的,这个释迦牟尼佛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佛也是众生的一员,他是怎么成佛的?就是观生老病死苦而发心出家修道的。生老病死人人都有,谁也逃不掉,只有学佛修道,才有脱苦的希望。如果你说你不怕,认为生老病死那是快乐,那倒也罢了,你就不用修行。如果你认识到生老病死确实是苦,那你就要积极想办法了,你就要真实地做功夫修行,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谁也替不得的。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当然功夫要你自己去做了。


    学佛要发菩提心

    了生脱死,这是一件大事,办这件大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念生老病死苦,真正发菩提心。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呢?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发这个心。对于每一个学佛的人,真正想在学佛的过程中得到好处,这个观念是少不掉的。而且这个观念不能提起来才有,不提起来就没有。这个观念养成了,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它都跟着你,就像我们参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参熟了,你不要参它也跟着你。

    为了让我们发菩提心,了生脱死,佛给我们亲身示范,做了榜样。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上升兜,下降皇宫,游四门观生老病死,逾城出家,雪山修道,是这么来的。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即使是佛,作为悉达多太子,他同样也有生老病死。他意识到生老病死这个问题太大了,于是不惜辞亲割爱,逾城出家,雪山六年苦行,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这不是很明确吗?佛就是亲身示范,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我们学佛,就要学这个。古人讲,“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都是魔业”,你看这个发菩提心就是这么要紧。因此说,我们时时刻刻、心心念念都不要忘失这个菩提心,要做成习惯,要做这个功夫,出入往返,语默动静,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离开这个,否则生死怎么了啊?


    再说发菩提心

    要想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念生老病死苦,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心呐?是觉悟之心。我们这个心过去是迷的,没遇到佛法,这个迷始终是不能解决的。遇到佛法了,佛法是专门破迷开悟,了脱生死的。发了菩提心,就开始觉悟啦。菩提心有深有浅,三皈五戒十善那也是菩提心,四谛六度十二因缘那也是菩提心,“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才是真正的胜义菩提心。这是我们平常晚课,念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前面的几句话。那菩提心要持续啊,不是一发过就算数了,菩提心是要有连续性的,不间断的,那是真的菩提心。


    “起”字的讲究

    我们禅堂开始打七叫起七,要喊“起”字,佛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无论哪一宗哪一派,都没有喊起字一说,我们禅堂打七为什么要喊起字?什么意思啊?起什么作用?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个规矩,又是怎样形成了制度,它是依据什么来的?如今大家都会这样照着做,恐怕没有几人搞得清楚其中缘由。既然这一法在高旻寺执行,那高旻寺必须要有一个交代,给大家说清楚。

    那么,这个起字,喊起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只知道一喊起,就跟着跑,他跑我也跑。喊起字的意思很多,简单来讲,就是要你精进。起这个字是法界,一切法趣此起,起就是法界。若以我们世俗来看这个起字,就是起来的意思,比如说我坐在这个地方,我要起就不能坐了,或者我睡在床上,我要起就不能躺了,这就是起。这个起的意义就是无住,住则不起,起则无住,这是佛法的核心。《金刚经》中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众生迷沦于生死,恰恰相反,处处住,不知道起,所以生死不得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处处不住,时时不住,事事不住,就解脱了。这个道理我是怎么悟出来的呢?一九八四年我回到高旻寺,那时候国家刚刚落实宗教政策,百废待兴,高旻寺这边的工作还没开始做,先到河东修老和尚的普同塔院。到河东去要过摆渡,过摆渡要收费的,和尚哪有钱呢?就跟那个摆渡的商量,我来帮你摇橹、帮你撑篙,以这个劳动充抵摆渡钱。每天一大早从高旻寺过去到河东,晚上回来。说过了,帮他撑篙,帮他摇橹,摇呀摇着呢,就摇出一个道理出来,摇出一个什么道理呢?无住的道理,原来无住就在这个地方。摆渡是渡人的,过河啊,要靠摆渡,你看这个摆渡能住不能住,他要住在河东不动,或者住在河西不动,都不能渡人,甚至他哪一边都不去,就在这河当中不动,这也没法渡人。他必须在两岸之间来回不停地跑,他才能起作用,才能渡人。虽然不住,可他也不能离开此岸,不能离开彼岸,也不能离开中流,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同时也不离此岸不离彼岸不离中流,这就叫无住。我们参禅学佛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心不能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根据这个体悟,写了一付对子:“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问君何处安身”,下联呢,我用《金刚经》三心不可得来对:“无过去心无现在心无未来心,还汝本来面目。”就是说三心不可得,你这个本来面目就现前了。如果你还有这个三心,本来面目就不得现前。当然啦,这些道理,这些语言,都是老生常谈,谁不知道呢?可要论认真运用,运用纯熟,那可要下功夫。

    禅堂里参念佛是谁,跟这个无住的道理,百分之一百,一模一样。念佛是谁?不明白。这个不明白是个什么地方呢?不明白就是个不是地方不离地方的地方。所以宗门下,圆顿法门,直指人心,明心见性,那是不假方便的。你看我们起七,主七和尚进堂,给他设一个位子,位子前头就摆了一个直指,这就是禅堂的宗旨,是高旻寺禅法的宗旨。直指,不假方便。直指指什么?就是直指你当下现前一念心。起惑造业,下地狱,凭你这一念心;成佛作祖,了生死,也凭你这一念心。所以我们要发心。不是说么?“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我们现在在迷,可尽管迷,我们的心跟佛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没有什么两样啊。这个不是我说的,我这话是有根据的,“心佛即众生,是三无差别”,没有差别,佛有的东西我们都有,所以佛当年夜睹明星而悟道,三叹奇哉啊,奇哉奇哉,原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么既然都有,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啊?原因就是我们众生妄想执著,如果众生不妄想了,不执著了,如来智慧德相就都现前。晓得这么个道理,我们太幸运了,没有佛给我们说破,我们是不会晓得的。佛法告诉我们,如来所具有的智慧福德,我们众生也都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正因为众生都有佛性,有智慧,有福德,你才能修成功,如果没有,你怎么修也修不成功。比方说,一块木头,这个木头也是因缘所生法,我们拿这块木头做一张桌子,它就是一张桌子,我们拿这块木头雕一尊佛像,它就是一尊佛像,如果说我们把块木头做成一只粪桶,它也就是一只粪桶了。可见这块木头就是法界啊,具足一切法,一切法不离开这一块木头,你把它雕成一尊佛像,人家就能够当作佛菩萨顶礼膜拜,你把它做成一只粪桶,哪个会去向这个粪桶去磕头呢?你看这个木头是不是法界啊?十法界一切法,这个木头里都具足。同理,十方诸佛,所有的一切功德,我们凡夫众生现前一念心,圆满具足。只有圆满具足,你才能够修。具足是性德啊,性德要靠修德来彰显。我们现在就是有性而不得修,这个并不是什么太深的道理,而是佛法的常识,对于初发心的人应该有所启发。

    禅堂喊起字,起字就是叫你不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佛也不住,所以我们禅堂讲道理,“有佛处不可住,无佛处急走过”。你看这禅宗的道理深不深啊?什么叫做有佛处?念佛的人,他就有佛嘛,他就住在佛里头,念阿弥陀佛要一心不乱,那不是住吗?禅是向上一着,是究竟法,因此宗门下的语言,“有佛处不可住,无佛处急走过”。宗门还有句话,叫做“男儿自有冲霄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念佛是谁?参!


    禅堂是最高学府

    高旻寺是专门的禅宗道场,在整个佛教当中占有一席之地,禅宗道场就必须有禅堂,高旻寺这个禅堂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道海堂。道,就是佛道,佛道、佛法,就像大海水一样,博大精深,包容一切,这是一个形容词。这禅堂还有两个别名,一个叫选佛道场,一个叫最高学府。怎么叫选佛道场呢?禅堂是用功办道、克期取证的地方,你在禅堂中开悟证道了,那就是成佛了,因此禅堂是选佛道场。那为什么又叫最高学府呢?这里要注意,不是说高旻寺是最高学府,普天下佛教的大小寺院,所有的禅堂,都叫最高学府。为什么这么说呢?佛法是这个世间最究竟的学问,而禅是佛法的核心,是向上一着,那这个禅堂不就是最高学府了么?当然啦,说禅堂是最高学府并不是说佛法有高低,佛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下,“心佛即众生,是三无差别”。《大智度论》中,有几句话说“佛法大海水,不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但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你看有差别没差别呀?有高下没高下呀?没差别,没高下,佛和众生没有什么两样。那为什么人家叫佛,我们叫众生呢?就是因为有一个迷悟之别,迷了就叫众生,悟了就叫做诸佛。迷,迷什么?悟,悟什么?就是这个心。迷了心就叫做众生,悟心了就成佛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知之明,人人都有个心,你这个心是迷的?还是悟的?迷这个心是什么样子?悟这个心又是什么样子?怎么迷的?从什么时候迷的?你都要搞搞清楚,不能光糊里糊涂地盲修瞎炼。


    参禅要识路头

    禅堂打七,要请开示,这是一件大事。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初发心的人学禅宗这一法,没学过,就要有人指路、带路。“不因渔夫引,怎得见波涛”,就这么个道理。世间法可以说自学成才,禅宗这一法比较特殊,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要有人指导。古人讲,“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万事一时休”。可见修行办道,这个路头很重要。这就像我们走路,想达到一个目的地,必须首先认识这个路头,方向如果错了,就没法到达目的地。凡夫想成佛,想了生死,就要靠修行。修行修行,就是要不断修正我们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作为博地凡夫,有很多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才烦恼炽盛,死去活来,不得解脱,这就需要修行。修正,只要不正确的就要修,修就是要行。行就要有路,不得路怎么行啊?你若找不到路,闭着眼乱闯,那就叫盲修瞎练,那不危险吗?因此一定要把路头搞清楚。成佛的路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行的路,禅宗这一法,是其中一条重要的路。

    佛说法四十九年,说了那么多的法,都是指导我们修行的路。那个有文字可据的可以学习,大小乘经典,苦集灭道、戒定慧、六度万行,无量法门都是修行的道路,而禅宗这一法,讲教外别传。教外别传,教内是找不到的,没有。可是这个没有、找不到的法却还是正法,特别殊胜的法。可贵啊,稀有!我们遇到了这个稀有之法,也是一种殊胜因缘。

    话说回来,法是很稀有,很殊胜,可你若找不清楚路头,走起来也是有困难的,甚至说还有危险。禅宗这一法特别强调法门,法门是怎么进去的呢?是走进去的,所以宗门这一法是行门,不是解门。光会说,说得天花乱坠,那也是没有用的,画饼不能充饥。宗门讲行,要脚踏实地去行。行,就要有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有大乘有小乘,有权教,有实教,各有各的路。宗门下这一法,不立语言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说是行,说是走,那是方便之说。真正禅宗的道理,不动脚跟,不历僧祗,就归家稳坐,要走吗?你看禅法多直接啊!再直接不过了。你说我修三大阿僧祗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要多少时间呐?要花多少力气啊?要吃多少苦头啊?不见性,不识本,心外求心,当然三大三大阿僧祗劫慢慢走啦;可你若经善知识指示,当下回头,识真达本,明心见性,三大阿僧祗劫就当下超越了。所以这禅宗一法,真的是很特殊,很稀有,不动脚跟就归家稳坐,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这个样子。但我们现在看看自己,是不是上根利智啊?未见得。既然我们不是上根利智,那我们就要老实一点,就必须找一条路走。禅宗这个路,佛给我们开辟了,不是用语言开辟的。你看灵山会上,佛拈花示众,没有讲话,没有开口,他也能叫人开悟,对不对?这个公案大家都熟悉。佛开口说法,尘说刹说,说了那么多的法,开示了那么多条路给大家走,都可以走到家;禅宗这一法,佛没有开口,也到家了,不要走就到家了。禅宗不着相,所以禅宗有句话,说“拈花示众,还差一步”。又有一句话怎么说的?“相逢不拈出,举意便知有”。两个人走到对面,面对面,这叫做相逢;没有讲话,也没有动作,只是见了面,你肚子里想什么,我肚子里想什么,彼此都知道,这个叫做举意便知有。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不过是借这枝花,表示一个义。这个义是不可以言说的,释迦牟尼佛拈这个花,是一种表义的方便。可即使这样,一般人还是没有能力理解,“百万人天大众举目罔措”,不晓得什么用意,堕到迷惘之中,唯有大迦叶,那叫举意便知有,会了佛的心。所以禅宗这一法,就是从那个时间传下来的。西天四七,东土二三,代代相传,也传到高旻寺。高旻寺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拿什么呢?就是拿这个“念佛是谁”,禅堂共修的本参话头。我们这个打七,跑香坐香、出入往返、吃饭睡觉,一切处,一切时,都参这个“念佛是谁”。用这个功,是对我们中下根人没有办法的办法。念佛是谁,换一句话说就是不明白,在禅堂里大家管它叫做“疑情”,起这个疑情,长时间不间杂的疑情,念兹在兹,功夫纯熟,自然会得个消息。


    关于业障

    《大智度论》中说“无量众罪灭,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就是因为我们有业障,业障障蔽了我们的真心,障蔽了我们的自性,本有的东西就见不到了。三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这都是障碍,障碍我们见道开悟。这个障碍从哪里来的呢?造业造得来的。“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你这个障碍没有了,智慧就明了了。云彩没有了,月亮就现前。业障怎么消呢?业障如果是真实的,那是消不掉的,业障是假的才能够消。可你说是假的吧,它还真起作用。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记了这么一段事,当年谛闲法师在东北讲经,害起病来了,那病害得蛮厉害。没有了生死,你说这个病是假的还是真的?有个学生就问老法师,他说我们学天台宗的,讲什么空观、假观、中观的,那为什么老和尚您这个病--可以入假观呐,那病是假的啊,您为什么还喊痛呢?老法师说,话虽这么说,说是假的,可是我生这个病呢,这个骷髅还是真的,我这个观还没有观成功啊,观成功了那就是假的。佛言祖语处处给我们提示,甚至以身示现,都是在给我们指导迷津。可惜我们都当面错过,当耳旁风,没有能够真正落实佛的教导,所以我们至今还是博地凡夫,生死未了。


    皈依的真义

    宋朝的王安石,那是宰相,他给三皈依作了一个解释,三皈依也是佛法,不但是佛法,而且是根本的佛法。这个根本法,无论是跟哪一宗、哪一派、哪一法都息息相关。我们学佛法,要有眼睛啊,开眼睛,真的很重要。王安石他那个三皈依呀,先说这个“皈依僧,梵行四威仪,愿我常游诸佛土,十方圣贤不相离,永灭世间痴”。皈依僧,梵行四威仪,那是僧宝。皈依僧宝,要参学啊,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不是参学吗?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圣贤不相离,永灭世间痴。再说,他讲的这个皈依法,皈依哪个法呢?广义上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现象,一切事,一切理,一切法,包括善法,也包括恶法,这叫万法,都是法,要不怎么叫法界呢?我们皈依的不是这个,这些法是由妄想分别来,是烦恼、轮回和生死的根本。“皈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身心常寂静,心如宝月印琉璃,了法更无疑。”你看,我们要皈依的是这个不思议的佛法,“法法不思议”,能够思议的法那不叫佛法,不是我们的皈依处。在坛经上,六祖他把这三皈依改作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大家有没有注意呀?这个皈依有两个写法,一个是归去来兮那个归,其实三皈依的皈跟那个归去来兮的归是不一样的,两个字发音一样,真正讲起来不一样。归去来兮那是从世间法来讲,而佛法讲这个皈,不是这个意思。你看皈依的皈字怎么写呀?这边是个自个的自,人们把这个自写简单了写成了白。自个的自,右边呢,加一个反。这个字蛮有意思的,大概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这个地方。归去来兮,就是一个人,去了,再回来。那个归去嘛,属于事相。我们佛教里头讲的这个皈,左边是个自己,右边是个反。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是我们的自性,那就叫做皈。反皈自己的觉性,这不就是皈依佛吗?你看微妙不微妙啊?文字语言表法,好像差不多,其实根本不一样的。我们有几个人注意到这一点啊?这个皈依,就是要叫我们看清自己,认识自己,反回自己。明心见性干什么?就是看清自己,认识自己,反皈自己呀!皈依佛,不是说佛在外边的一个什么地方,要我们跑过去寻个依靠,反皈自己的觉性,这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不是皈依藏经,藏经只是法的载体,法的象征,真正要皈依的是不可思议的法,这个是真正的法,正法。皈依僧,僧是和尚,和尚是僧的象征,真正的僧其实是指我们的清净心。六祖换了一个名相来说这个三皈依,这很有道理。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功啊?这就要高着眼,要回皈自己,光往外用功,那就不是佛法。会用功的人,一切法往道上会,回皈自己,那么在他这里,一切法就都是佛法。如果你不会用功,于一切法上起分别,那么在你这里,一切法就都不是佛法。那个六即佛,里边有个究竟即,“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实性,更无一法新。”那就是真正彻底地回皈自己。所有学佛的人,从修因到证果,都必须走这条路。这条路,我们认识不认识啊?不认识路,乱走,那不行。要自己认识,把方向把握好,修一切法,都要回皈自己,不要向外驰求。念佛是谁这一法,当然也不例外,对不对啊?

    禅宗这一法,教外别传,那跟教内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用心不一样,禅法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换句话说,叫直达心源,这是佛法的根本。


    学佛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己。学佛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而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都要坚持的大事情,一定要发长远心、坚固心。教内有句话,大家常常可以听到“但得生生不退,佛阶决定可期”。这话很重要,也有很深的道理,特别是初发心的人,对此要有所认识。什么叫做生生不退,佛阶决定可期?生生不退是怎么回事?在教中讲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们且不谈行不退念不退,先讲这个位不退。什么叫做位不退呢?这个位,指的是人天果报。三界六道,色界和无色界不讲,单讲欲界,欲界有天,有人,有阿修罗,还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这个位不退,是讲哪个位不退呢,就是指不退于人天果报,为什么呢?如果我们退失人天果报,坠入三恶道,就没机会修行了。今天,我们作为人,生在中国,人身难得我们得到了,佛法难闻我们闻到了,这样只要我们不断地修行就有机会成佛。假若我们没得到这个人身,下地狱能修行吗?做饿鬼能修行吗?变牛变马能修行吗?六道路险啊!我们没有成道,还都在六道轮回当中出入往返,为了及早地出离轮回,我们就要努力,起码在六道中保证人天果报。这里还有个问题要注意,你若想保证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最好生在人间,生在天上还有麻烦,天福障碍修行。大家掂量掂量,如果我们现在死了,来生做人,有没有把握呀?有把握当然好,没把握怎么办?这都是问题啊!保住人身这个位,生生不退,你这个修行用功办道成佛就比较快了,所以说佛阶决定可期。一旦某一生有个闪失,堕落三途,那可就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生一世,一讲就是多少劫,那可就耽误时间啦。怎么才能保证位不退呢?三界不离因果,如是因如是果,要保住人天果报这个位子,最低限度,我们要做到五戒十善,你若一天到晚光造业,不知检点,那对不起,人身肯定保不住。

    说到行不退、念不退,这是见道以后的事。见道才好修道啊,修道就是要行,行不退。那么什么叫念不退呢?念不退的位子就高了,比如说,破四十二品无明,破了一品无明就进入念不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就进入念不退了。这个念不退是怎么讲呢?就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风帆扬于顺水。过去的船都是帆船,帆船要借风力,又顺风又顺水,这个船在水里怎么样?不要用力,它就会走,风帆扬于顺水,这叫做念不退。只要你破了一品无明之后,进入无功用道,自然而然地就进步了。虽说是自然而然,可那四十二品无明,要多少时间才能够破得了啊?所以教中讲三大阿僧祗劫,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第一大阿僧祗劫能破三十品无明,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大阿僧祗劫呢,能够破十地的七品无明;到了第三大阿僧祗劫,才破到圆教十地的最后三品。你看看,越向上越难破,难破也要破啊,破不了就不能究竟成佛。


    学佛要报恩

    高旻寺的老规矩,春节放香三天,不是放假,那是放香三天。这三天做什么事呢?有许多事要做,还是蛮辛苦的。我们学佛要懂得感恩、报恩,三十晚上,初一一天,这两天就是上供,谢佛菩萨。一年到头了,佛菩萨的加被,龙天的护法,使我们能够安心办道,那不是有恩吗?

    学佛修道的人,一定要有感恩的意识,没有感恩的意识,拿什么来推动我们向前一步一步地用功办道呢?在家人要报父母恩、师长恩,我们出家人则不仅要报父母恩、师长恩,还要报佛恩、国土恩和众生恩。我们是学佛的,如果没有佛,没有佛法,我们学什么?没有佛法的引导,我们就出不了生死轮回,长劫轮回,死去活来,那是苦不堪言呐!不报佛恩能行吗?我们讲佛法,修学佛法,我们毕竟还是在人间,有国则有家,对不对啊?要报国家恩,过去旧社会叫报皇恩。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我们一切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是众生给的,这都是恩,知恩必报啊!可我们拿什么来报这些恩呢?那就靠我们用功办道了。

    就拿报父母恩来说吧,父母之恩,“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这是莲池大师《七笔勾》当中的一段话。恩重山岳啊,父母之恩像山丘那么重。山丘那么重的父母恩那该怎么个报法呢?养亲是一个报,荣亲是一个报,可这都还不够。什么叫做养亲?孝养父母,不使父母衣食缺乏,这叫养亲,是小恩。什么叫荣亲?荣亲那就是扬名了,自己取得成就,名扬天下,父母跟着光彩受尊重,这是中恩。可是这两种报恩方法都还远远不够,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如山丘啊,五鼎三牲未足酬。五鼎三牲,就是供养父母,使父母不愁吃不愁喝,这都远远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怎么才算真正报答父母恩呢?不是有句话吗?一子成道,九祖超升。“亲得离尘垢”,把自己的父母能够度得离开尘垢,就是离开了生死,“子道方成就”,这才叫真正报父母恩。

    说到这里,我想起玉琳国师,玉琳国师没有出家之前,他也是个大门的子弟。他的父母当年祈神祷佛,求菩萨保佑,希望生个男子。待生下玉琳国师后,那是如珍宝般爱惜,放在手上怕飞掉,含在嘴里怕化掉,作为父母爱惜子女啊,多半都是这个样子。小时候这个样子,稍大一点呢,就要供养念书,送入书房。我记得有一本书,这本书叫做《释氏书启》,专门记录一些关于出家人的书信的,非常感人,有很多值得纪念和值得我们作为榜样的。释氏嘛就是出家人,书启,往来的书信。可惜这本书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弄没了。这本书中就有关于玉琳国师的书信记录,还有黄檗禅师母亲写给黄檗禅师的信,那是十分感人。玉琳国师的母亲写了,说父母想生个儿子,“祈神祷佛,愿生男子,既生男子,如珍宝爱惜,稍长,送入书房,或片刻不归,便倚门而望”,长大了,就有心眼了,他就要自作主张了。父母指望养儿防老,积谷防荒,哪晓得玉琳国师呢,他长大了,他的心有主见了,想出家当和尚去,跑了。到哪儿找啊,找不到。玉林国师的母亲写到这个地方,她说,“汝既不归”,你既然跑了,不想回来了,我也不要求你回来了,你也用不着学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但愿汝学目连尊者度我生方,如期不然,则褽芥犹存”。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很受感动。这封信感人呐!她说你既然出家不回来了,我也不指望你回来了,指望你没有用嘛,我也不需要你像王祥卧冰、丁兰刻木那个样子孝顺我,只希望你像目犍连尊者那样度我生西方。假使你做不到这一点,我作为你的母亲,你作为我的儿子,你对于孝道这一方面--那我是褽芥犹存啊,永远好像有个疙瘩一样。我们今天,都是出家人,我们都有父母啊,都有自己出家的因缘。看看古人是什么样子,“不愿汝学王祥卧冰”,王祥就是二十四孝之中那个卧冰的王祥。大冬天,河里的冰冻得蛮厚的,父母有病,想吃鱼,冬天哪儿有鱼啊,冰都冻起来了。王祥就脱了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身体的这个暖气把冰焐化,这样可以找到鱼。最终由于王祥的至孝,感得有鱼跳出冰面,成全了王祥的愿望,这就是王祥卧冰的故事。“丁兰刻木”,我就不多解释了,总之要感恩呐,父母恩难报。我们出家人拿什么东西报父母恩呢,那就要用功办道,要了生死,自度才能度人啊。我们自己道业不成,怎么能度父母报父母恩呢?

    在《释氏书启》这本书上,还有黄檗禅师的母亲写信给黄檗禅师的一封信,我现在这个脑筋不行了,略微还记得一点,这个开头我记不起来了:

    仔细思量养子空 翼才稍硬便飞鸿
    衲衣片片如痾尿 衣钵重重带血红
    我今衰老无人养 骸骨难收祭祖宗
    大义岭上黄檗母 老无双眼望空啼
    遥想余情情不尽 顿思举笔笔难言
    隔江千里远 尽在不言中

    看来这些个大祖师啊,出生都不是一般的,这黄檗禅师的母亲,文化很高啊。黄檗出家了,和那玉琳国师一样,他的母亲和玉林国师的母亲是一个心情,天下的母亲,哪个不希望自己养的儿女孝顺自己,哪个不希望儿女和自己在一块儿呢?但这个儿子呢,各有各的思想,长大了未必留得住。这黄檗的母亲“仔细思量养子空”,想来想去养子是空的,本指望儿子孝养自己,可他长大了,跑了,“翼才稍硬便飞鸿”,翅膀稍硬就远走高飞了,出家去了。底下几句话,说明了母亲抚养儿女的心情,“衲衣片片如痾尿,衣钵重重带血红”。我现在年纪大了,衰老了,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却跑去出家了,我这个晚年,谁来孝养我,谁来照顾我啊?“我今衰老无人养,骸骨难收祭祖宗。”死了,一堆骨头丢下来,谁来收啊?儿子跑去出家了,心好狠呐!做人父母的都是这个心情,你说我们出了家若不用功办道,怎么报父母恩啊?怎么样对得起父母啊?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出家人认真地思考吗?再不发道心,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吗?“大义岭上黄檗母”,这个黄檗母亲大概生活在山区,那个地方叫做大义岭。“老无双眼望空啼”,这个话大家懂,天天哭儿子,天天哭,眼睛都哭瞎了,母子之情太深了。“遥想余情情不尽,顿思举笔笔难言。”想起来母子之情太多了,说不尽啊,虽然我今天拿起笔来,想写一封信给儿子,“笔难言”,写不尽我对儿子的思念之情。“隔江千里远,尽在不言中。”黄檗母亲这封信用这两句话煞尾,大概这个黄檗禅师是在江的对面,隔江嘛,很远很远啊,大概这么个意思,尽在不言中。所以我们常说母爱无边,父母恩难报,我们既然出家了,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养责任了,我们拿什么报父母恩呢?那就要用功办道。只要作为人,无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都是有父母的,都应当孝顺父母,尽孝的方法不一样而已。在我们佛教,孝名为戒,孝就是一条戒,不孝就犯戒,犯戒就有罪。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这是《梵网经》中说的嘛,持戒的本身就是尽孝,持戒就能证道成佛,证道的人就有能力度父母生西。不仅能度此一世的父母,还能度生生世世的父母,这是出世大孝啊,世间的孝是比不了的。我们学佛,这些个道理都要懂啊,我们要用这个孝字来处处激发自己的道心。道心一定要坚固,露水道心是不行的。


    语言文字与禅

    禅宗这一法,说起来总是强调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那我请问你,究竟禅宗要不要文字,为什么要强调不立语言文字?禅宗的古大德,成千上万,不晓得有多少,有几个高僧大德没有文化啊?有几个高僧大德没有借助语言文字弘法呀?就说离我们不远的虚云老和尚吧,他没有文化吗?我们家的来果老和尚没有文化吗?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没有文化吗?那文化大得很呐!古人讲,那个六祖慧能大师就没有文化,他能开悟,这个不错,是这么讲的,可六祖是什么根基?他不识几个字,可不识字不一定没有文化,他的那个偈子,有文化识字多的有几个人能写得出来?这个才是真正的文化,真正的文化就是智慧。六祖就有大智慧,那不是一般人。文化文化,有文则能化。文化也很重要啊,那也是参禅的基础,悟道的有利条件!那为什么古德要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是破执的,古德怕我们执着于语言文句,怕我们把这个经文,把这个语言文字当成了真理实相本身。语言文字是指月的手指,当你还找不到那个月亮的时候,这个手指还是很需要的,只是我们不要把这个手指当成月亮。语言文字是帮助我们悟道的,语言文字本身不是道,就是这个意思。

    说是悟道,明心见性,这个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正的真理是很难用语言文字说清楚的。庄子曾经讲了一个故事,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的。故事说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那个轮扁是个工人,做车轮的,齐桓公是诸侯,在堂上读书。古人读书嘛,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人之初性本善啊,就在念书。这个轮扁听了,就问齐桓公,他说您那是做什么?唧唧咕咕地。齐桓公就回答,我在读书啊,读古人经典,读圣贤书啊。你看看轮扁怎么说呢?轮扁说,你光读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啊?那些东西不是古人的心法,那只是古人的糟粕。糟粕啊,这就像吃药一样,药煎过了,剩下的是药渣。他说你读的那个东西,就像那个药的渣滓一样。他说古人的真东西,不是那些文字,那些文字只是一个载体,传达信息的。他说齐桓公你光一门心思读诵那个圣贤经典文字没有多少用处,那是圣贤的糟粕。比喻说,我轮扁在堂下斫轮,斫,就是用斧子砍,制造这个车轮,这还仅仅是技术,我自己可以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您若让我教给别人,也是很难讲,很难教的,想写清楚就更难了。这叫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小小的技术尚且很难用语言文字说清楚,更何况那玄妙的道啦!庄子用这个轮扁斫轮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就是提醒我们不要执着经典的语言文字,我们佛教不是有句话吗,叫做“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就是这个意思。可这并不是说语言文字没有用啊,我们还是要通过经典,通过历代祖师这些语言文字来领会佛法的真义,然后经过做功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这就像我们吃饭,光看菜谱不行,得自己吃,吃多了,撑得慌,这是什么感觉?吃不饱,饿得慌,这是什么感觉?吃得不多不少正合适,这是真实的受用,这种真实的受用又是什么感觉?你自己感觉嘛!


    身安与心安

    处在今天这个社会,无论世间法还是佛法,大家都常说一句话,那就是以人为本。在十法界当中,我们是生活在人法界,让你在这个法界中当家做主,你看什么事情都是人造作出来的。佛来到我们这个人法界,为人类说法,当然也是要以人为本。

    今天我们在这个禅堂打七,我们都是人呐,出家人,在家人,男居士,女居士,年纪老的,年纪轻的,都是人,要想把这个七打好,有一个好的结果,那就首先要求每一个参加打七的人,要能够身安心安。坐香和跑香都是调身的,身安心才能安。身不安心不安,你想开悟啊,那是做不到的。这些都是常识,平平常常的说法,人人都听惯了,没什么稀奇,可要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身安心也安,那就不容易。我们每个人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不要看别人,先看自己,我这个身安不安?我这个心安不安?这个要求不高,不要看别人,别人看不过来,光中国就有十三亿人口,你看得过来吗?看自己,自己离自己最近,容易看,人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可凡夫众生都是习惯于往外看,看别人,很少有人懂得观察自己的,因此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不多。我们学佛学什么?先要学会往回看,看自己。看自己看什么?就看自己身心是怎么回事,身安不安,心安不安?有人要问了,你讲打七要身安心安,那我们请问,什么叫做身安,什么叫做心安,应该有个标准。那么怎么叫做安呢?安就是不动。那你说我在禅堂坐香可以不动,打抽解了,起香了,我不是要动吗?这个动是正常的动,是规矩中的动,这个不叫动,身动心不动,身心还是安定的。如果你盘腿坐着能用功参念佛是谁,下座跑香时你就不参了,念头乱跑,那你身便不安了,心更不安。只要你身心常在道,分别心不起,话头不打失,那你跑香也叫做身安,睡觉也叫做身安,说话也叫做身安,“行也参,坐也参,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禅门人常讲的。这都叫安,而不是说我坐着不动才叫安。行住坐卧,这个体要安,法身之体是体,五蕴之体也是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法身即是色身,色身即是法身,二身即为一身,你这个二身之身,都要安,这叫做身安。这是给所有参加打七的人提出的先决条件,这个做不到,你这个七一定打不好。


    关于自净其意

    禅宗这一法,是佛法的根本。去年,在浙江杭州市,召开了一次国际佛教论坛。什么意思呢?佛教存在于这个人类社会,它起什么作用,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客观要求我们佛教界予以回答。世间法有治国之道,比如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做指导思想,那叫治国之道,为的是治理国家,建立和谐社会。人们要问啦,你们这个佛教啊,于国于民起什么作用,对人类社会能做什么贡献呢?要求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佛教的出家人,我很惭愧,但在出家的这几十年生活当中,我也是思考这个问题。我总结一个观念,佛教的大原则,大根大本,就是那十六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几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凡是佛弟子没有哪个不知道的,但是真正能够理解,真正能够解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家都还容易理解,什么坏事都不能做,什么好事都尽量做。即使什么坏事都不做,你也不能算个好人,只能说你不是坏人。在什么坏事都不做的基础上,你还要广行善事,凡是好事都要积极地去做,并且尽量做得圆圆满满。那么什么坏事都不做,什么好事都做就是佛法了吗?那还不是,还不究竟,这只是手段,只是过程,还不是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自净其意。不能做到自净其意就不能够解脱轮回,不能够出世间。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修什么东西?大家注意啊,就是修的一个清净心。有人说啦,这好办,我什么都不想,这不就清净了么?那不行。那是愚痴,是无明,那不成了行尸走肉了么?真正的清净心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行为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内心却又不执著善,不执著恶,不分别不执著。像《金刚经》说的那样,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也就是无所住,不住于恶,也不住于善,善和恶也是相,不住相布施,这才是真正的自净其意,以这样的清净心行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禅堂是大冶洪炉

    今天,我们高旻寺又开始打七,高旻寺每年冬天都打禅七。大家在这里共修,就要有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不能够随便。这就像大家同坐一条船,常住上等于是掌舵人一样。

    今年这个打七用意何在呢?就是起七那几句话,“穿旧鞋,走老路”,这个我们就不要解释了,大家都会理解。这个禅堂就像一个大冶洪炉,大冶洪炉是干什么的?炼钢炼铁呀!废铜烂铁和铁矿石,放到里头炼,百炼成钢,成钢才能派用场。禅堂这个大熔炉以什么为火呢?那就是般若智慧之火,也叫三昧火。这火可厉害,那个《般若经》中讲,“般若如大火炬,四面不可触,触之则烧”。四面不可触,不是指东西南北这个四面啊,这个四面指的是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皆不可触,触之则烧。这个烧像什么样子,宗门下常讲,叫做洪炉点雪。大冶洪炉烧得通红有几千度,这时天上掉下几个雪花,落到这个大冶洪炉上头,你看这个雪花,结果怎样?还有吗?没有了。还没有够着火就被烧化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干干净净。我们今年禅堂打七,取用这么一个道理,就是“凡是有的都得烧”。众生的生死根本就是执著,什么都执著,都是有的,有人有我有苦有法,都有,那就要烧,不烧你怎么了生死呢?

    这个有,凡是有的这个有,指的是什么?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依正庄严,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这都是有。包括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三善道,阿修罗、人、天,这都是有。四禅、四空,不是有吗?教下讲三界二十五有。什么叫做有呢?就是有因有果。十法界也一样,十法界都是有因有果,那不是有吗?众生有,佛也是有啊,菩萨是有,凡夫是有,圣人也是有,有情是有,无情也是有,都得烧。十法界,这是俗谛,一真法界是真谛,真谛是俗谛之所依,依真起妄。俗谛是有,要烧。那么真谛呢?就是一真法界,既然有一真法界这么个名字,那也要烧。众生要烧,佛也要烧。大家不要怀疑啊,说怎么能把佛也烧掉呢,我们可都要成佛的呀,那对不起,成佛也要烧。我们要知道,宗门下这一法,它的特点就是超越。超越啊,什么都得超。古人有几句话,说是“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万法同俦,超然名之曰祖”。赵州老人在的时候,有人在禅堂里面念了一声佛,赵州老人不答应了:我这个禅堂是清净的,一尘不染的,你这一念佛把我的禅堂念脏了。赶快喊人,打水洗禅堂。这要让现在人来看,是不可思议的。那是真的,没有错啊,禅法是究竟法,连这个佛字也不能执著的,赵州老人他这是表法啊。佛法有理有事,就理是这个样子,要就事呢?有人问赵州,说您老人家作为两国的国师,国家对您有恩啊,您拿什么报国恩呢?赵州老人怎么说呢?南无阿弥陀佛,我念佛报恩。那他念佛报恩跟他打水洗禅堂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一点也不矛盾,佛法是不二法门。我们不光要烧掉一切有,还要烧掉那个空,还要烧掉那个非空非有和那个亦空亦有。会烧掉还要会建立,建立世界观,培养我们的善根福德智慧。作为一个明白人,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就算完,十法界,我一动念,十法界就现前,同时现前,没有先后,本来就是这么回事。


    无相无念与无住

    六祖大师说:“吾此法门,以无相为体,以无念为宗,以无住为本。”这三句话很重要,是六祖禅法的重心,我们要牢记,并且要细心领会。先说第一句,这无相为体,什么意思啊?怎么叫做无相啊?这个体指的是心体。一切众生都有心,众生这个心,它的载体就是身,色身的身,这个色身就是众生心的载体。你说心是个什么东西?它在什么地方?这个真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尽虚空遍法界的。这个心也是无相的,开悟的人知道这个心,开悟的人以遍法界为心,这叫以无相为体。可是众生迷了,这一迷不要紧,“咕突”,这颗心就到肚皮里头来了,它就不是尽虚空遍法界了,这颗心就跟我们这个色身结合在一道,心身没法分离。众生个个都有心,一天到晚打妄想,打妄想是要心打的;说我要发道心,发道心也要心来发;我们到禅堂来参念佛是谁,也要用心来参,事事处处都离不开心。我们日常做佛事,一切佛事都在告诉我们:“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恐我们忘记了,从早到晚,一切处,一切时,敲钟、敲板、敲木头鱼子、敲鼓,都在提醒我们这个。我们一天到晚讲发心、观心、修心,悟是悟的这个心,迷也是迷的这个心,究竟这个心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不知道。别人的东西我们不知道,还有情可原,我们自己的心,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个大问题了。于是六祖大师就告诉我们,这个心就是我们的体,本体,这个体是无相的。这个心体虽然有,但它无相,虽然无相,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什么叫无相?就是凡夫众生的肉眼看不到的。你必须开发出你内在的智慧之眼,这只眼开了,你就看到了,不然的话,怎么叫明心见性呢?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见的是谁啊?哪个在见呀?佛是谁呀?念佛的这个是谁呀?念佛是谁?这是不是一回事?

    讲到这个无相,就是没有世间相。凡是个东西就有相,这个心体是不落有无的,因此它无相。法都有相,也都无相,从因缘所生法来讲,那都是有相的,因缘没有自性,是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无相的,无相和有相是一还是二?我们今天参这个“念佛是谁”,按照六祖大师讲的,就是要找到这个体,认识这个体,这是主旨。这个体就是心,就是自性,就是法身,十法界众生都是不离这个体的,因此,它们才能显种种相,成种种事,发挥种种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中说,佛无量劫来,尽修诸佛所有道法,成就自己的法身。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实相就是无相,你看这个无相实相怎么理解?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诸法的真实相。众生所迷的就是诸法的真实相,诸佛所悟的也是这个诸法的真实相。这个诸法的真实相是个什么东西?佛在《法华经》中还告诉我们,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诸法实相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你说诸法是空的,那不是冤枉吗?这个诸法空相又怎么理解呢?

    六祖大师当年在五祖处,五祖叫六祖大师三更入室,给六祖讲《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就开悟了。六祖开悟以后,就说了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不本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原来,原来自性本自清净。悟了,看到自性了,自性什么样子呢?本自清净,从本以来就是清净的,一尘不染,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天堂地狱没有,连佛菩萨也没有。怪不得祖师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赵州老人在禅堂里面,听到有人念佛,他赶快叫人,挑水洗禅堂。人家说老和尚洗什么禅堂啊?老和尚说,你这个念佛把禅堂念脏了。当然赵州老人这也是表法破执的,不是真的念几句佛就把禅堂弄脏了。本来无一物,佛也是一物啊,在自性份上,佛也没有。哪怕你现在有无量烦恼,你那个自性仍然是清净的,只是这清净的真相被烦恼盖覆显现不出来而已。因此说体是无相的,无相为体。可是光会嘴上说说不行啊,如果你不去实证它,就得不到真实的受用。因此我们就要做功夫,去取证,证道证果,你取证了这个无相之体,就和佛祖一样了。用什么方法去取证?在我们高旻寺,就是参这个“念佛是谁”。

    六祖大师的第二句话是“以无念无宗”,无念为宗,宗是方法,也是因果,“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从始至终,用什么功?就是用无念的功。无念的功怎么做呢?在咱们这里,就是参念佛是谁。那么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叫无念呢?你看,念佛是谁?疑情得力的时候,你在疑情中的时候,你当下一念心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疑情,疑情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不明白啊。说是无念,无念不是说没有念头,没有念头的人不是死了吗?只有死人没有念头,活人都有念头。念念无间,佛也不例外,佛也有念。众生念佛,佛念众生,都叫念。那么为什么又叫无念呢?就是说念头不要妄动,没有邪念,只有正念,叫做无念。对一切事,一切境,不起贪嗔,不加分别,不加取舍,这叫做无念。古人有话,“对境无心莫问禅”。你看八正道,它就有个正念,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有了正念之后,念兹在兹,守一不移你才能得定,有了定你才能生慧,戒定慧嘛。参念佛是谁,这个功夫就是六祖大师说的无念为宗,从因至果,无念。

    六祖大师的第三句话是“无住为本”。无住为本,这是我们宗门下常常讲的一句话。佛法的根本点就是这个无住,一切法都不能离开这个根本。一切大小乘经典,处处都在强调这个无住。《金刚经》说的最明确:云何降服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成了宗门下最常见最流行的语言。我注意到虚云老和尚,他通宗通教,一生中留下了不少东西,有著作,有语言,可虚云老和尚的墨宝我却没怎么看见过,我只看到四个字就是“应无所住”,那是老和尚亲笔写的。不知道老和尚当年写这个是什么用意,可我的会解,他写这句话确实是可以代表整个佛法的。包括禅宗在内,一切法都是无所住,这一切法既包括佛法,也包括世间法。说佛法无住,世间法就有住了么?法法皆无住,没有一法是有住的。无住而生心,真是微妙不可思议。这个心是无住的,十法界的众生都有心,不但心无住,佛、众生都无住,有情无情都无住。你看成住坏空是无住吧,生老病死难道有住吗?有人或许要想,我了脱生死,成了佛,进入常寂光净土,我就呆在那儿不动了,我就享受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不是的。凡是佛,成了佛都无住的。成了佛以后要倒驾慈航,没有任何一尊佛说我成佛进入常寂光就和众生绝缘了。佛成佛以前,与众生有缘,成佛以后,仍旧与众生有缘。佛在因地是发过愿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成了佛,众生就没有了么?众生永远有,你的愿还没满,也永远不会满。众生无尽,烦恼无尽,虚空无尽,一切都迁流不息,一切都是无住,想住也不可得。所以六祖大师说以无住为本,这是一个真相,哪一个法门不是以无住为本的?无住本来就是诸法之本。我们要修,要证,就是证的这个无住。六祖大师是过来人,他明了这个,我们学佛的人,从始至终,从凡夫到成佛,这一修证的道理要搞清楚。


    正法、像法与末法

    佛法,本来是平等的,法尔如是的,常住不灭的,这是法体,是法性。可是众生的根基不一样,时代的因缘不一样,这个法运,佛的法运就有所变化,有正法,有像法,还有末法。在经中讲,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是得道的多,像法呢,就差了。佛讲了,说佛灭度后,五个五百年,佛的法运显现,有五个特征。第一个五百年,得道坚固,得道的人很多。第二个五百年,修道坚固,修道的人很多,得道的人就少了。这两个五百年还属于正法时期,人们都注重实修。到第三个五百年呢?讲说坚固,会讲会说的多,修行的就少了,得道的更少。这个法运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衰减,现在是减劫,不是增劫。到了第四个五百年,那叫做塔寺坚固。你看看梁朝,梁武帝那个时候,这个特征就显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修了多少庙啊?五里一庵,十里一寺。梁武帝跟达摩说,我们修了这么多庙,做了这么多好事,有多少功德呀?达摩大师说,没有功德。这叫塔寺坚固。一个讲说坚固,一个塔寺坚固,这两个五百年属于像法时期,像法,好像是佛法。再向下去,到了第五个五百年,就是两千五百年,从释迦牟尼佛去世算起,过两千五百年就是现在了。佛的佛历,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新历,一个是旧历,新历距今说就是两千五百年,旧历呢?三千多年。总之第五个五百年就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了,这个五百年的特征是什么呢?是斗争坚固。山头林立,执是执非,彼此不服,多有明争暗斗,这就进入末法时期了。我们不妨打开眼睛看一看,佛的法运在我们这个中国的大陆,是不是这个样子啊?确实就是这个样子,可以说每况愈下。可是尽管如此,我们学佛是否就没有希望了呢?还是有希望。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法,那个样子没错;像法,那个样子,没错;末法,那个样子,也没有错。这是笼统而言,要是细致来讲呢,正法当中也有像法和末法,像法当中也有正法和末法,末法当中呢,也有正法和像法。只是正法时代当中像法和末法少,末法时代当中正法和像法也少,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我们现在虽然赶上了个末法时代,末法一万年,末法的开始让我们赶上了,可我们毕竟遇到了佛法。禅宗是佛法的精髓,佛法的核心,这是不是末法当中有正法呀?我们所行的是正法。既然我们修学的是佛的正法,我们就要对这个正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佛的正法,最直接的就是禅宗这一法,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还有比这个更直接的吗?直指人心,每个人都有心,有一个真心,还有一个妄心。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佛,为什么有烦恼,有生死轮回,就是我们没有认识真心,错把妄心当真心了。我们现在的这个心,老是打妄想,胡思乱想,心不守舍,向外驰求,这个就是妄心。如果我们不打妄想,不向外驰求,不分别执着了,“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个真心就昭昭现前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真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真心永远不会失掉,永远存在。你在任何时间,尽管还在六道轮回中,真心他也在,这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月亮永远在天上,我们看到它在,看不到它也在。有时候天空有云彩,遮住了,并不是月亮没有了,等云彩散去了,月亮就现前了。我们现在不见真心,就是被烦恼妄想这些云给遮住了。我们学佛用功,用什么功呢?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化除这些烦恼妄想之云,彰显我们本有的清净心。心清净了,就成佛了。佛和众生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心清净,一个心不清净。这个心要想清净,不是光凭嘴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见性了,是不是就究竟成佛了呢?还不是。无量劫来的生死业障和烦恼习气,一大堆,那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消除的,这些烦恼习气除不干净,你就得不到佛的受用!这就像我们光知道天上有个月亮,可我们没有把遮盖月亮的乌云驱除,我们就得不到月亮的光明受用,是不是这个理呀?


    三玄三要与因果

    禅宗,禅宗,以禅立宗,什么叫做宗?对于初发心的同参,怎么讲呢?这里不妨这样讲,宗也就是因果,从因至果,那叫做宗。禅宗,乃至整个佛法,始终不离开现前当下一念。从凡夫地上趋向佛国,都不能够离开这个原则。从因至果,不是光说说就可以了,那是要行得来的,要一步一步的行,那个叫做宗。

    凡是修行,都是从因地修起,最终得果。就十法界来讲,九法界为因,佛法界为果。临济宗以三玄三要为宗,三玄三要也就是因果。从禅堂这个设施,特别是钟板,都表达临济宗这个三玄三要,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行住坐卧,出入往返,一切时,一切处,都在这个三玄三要之中。这个跟我们参究念佛是谁息息相关,没有丝毫矛盾。佛法各宗各派,各有所宗,念佛的人以求生净土为宗。求生净土,这是个目的,怎么才能够生到净土呢?那你必须要念佛,念阿弥陀佛,至心信乐,念兹在兹。念阿弥陀佛是因,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果,这是举例比较。我们高旻寺这个禅堂,以参念佛是谁为宗,参念佛是谁是因,明心见性,开悟成佛,那是果。你若想得到明心见性这个果,你就必须修明心见性的这个因。从因至果,一步一步地修。你既然不是上根利智,那你就要一步一步的走。上根利智的人,他不要修啊,一闻千悟。一闻千悟也是个因果,只是这个因果过程相比较来说很短而已。另外,一个人此生能一闻千悟,那也是多生多劫修因,此生才成熟这个果啊。

    三玄三要,我们临济宗这个宗旨,年年都要讲的,不是今年讲过了,明年就不用讲了,年年要讲。你会了,还有人不会,你懂了,还有人不懂,那就要讲。这个三玄三要,如果要详细讲,那其中的道理就多了,因为它是整个佛法的根本嘛!这叫法法不思议。我们现在单单讲这个禅堂,参念佛是谁,这个三玄三要怎么解释。什么叫做玄?什么叫做要?先说玄,有,却看不到,那就玄了。什么东西有?什么东西看不到?众生本来是佛,众生是因,佛是果,因中本来有果,一般人却看不到,那就玄了,玄就是这么个意思。人家说,“玄玄玄,妙妙妙,玄妙之中有大道”,这是俗话说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修什么因感什么果,修十法界的因感十法界的果。十法界哪一界的果是最好的?那就是成佛,所以我们大家才会共同发心来学佛,这个成佛重要嘛!三要,就是比喻佛果。为什么成佛重要?成佛能够了生死,能够断烦恼,能够度一切众生,你看是不是很重要啊?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玄,就是因;要,就是果。众生本具佛性,我们看不到,这就是因,就是玄;因此我们要把这个佛性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就是果,就是要。要想感成佛这个正果,必须要修参禅这个正因。这个正因从哪里修起呢?就从我们现前这一念修起。参念佛是谁,就是能我们现前的这一念。若因若果,若玄若妙。三玄三要在什么地方呢?都在我们这一念心中。你看我们这一念心,玄不玄啊?妙不妙啊?不可思议。所以古人讲,“三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你看这个三玄三要,和念佛是谁,是不是一回事啊?


    念佛是谁与照顾话头

    佛法讲心心相印。那个心心相印是什么样子的?这就好比盖图章,那个纸上原来盖了一个图章,你再盖上一个图章,这两个图章一模一样,丝毫不差,正好重叠,这叫做相印。我们的心如果开悟了,就和佛的心一样,无二无别,这就叫心心相印。

    禅宗这一法,讲究起疑情,我们这里参念佛是谁,这个话说起来就多了。你看我们今天用功,参念佛是谁,又说要照顾话头,那么这个念佛是谁跟照顾话头,是一件事情呢,还是两件事情?如果说念佛是谁是一回事情,照顾话头又是一回事情,那么禅堂里就有二法了,二法就不是佛法。

    照顾话头,怎么才算是照顾话头呢?照是反照,顾是回顾,反照回顾。话头是什么呢?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前这个地方。照顾话头,具体讲就是反照回顾一念未生之前这个地方。你不是要办法吗,你不是要用功吗?这就是办法,就从这里用功。你参念佛是谁,念佛是谁正得力的时候,什么念头都没有,只有念佛是谁,不明白,这个地方就是话头。但说是这么说,道理是这个样子,光知道还没有用,你的功夫还没有到,心还没有明,疑情还没有打破,那还都是口头上的,光口头上能说清楚还不行。你若真正能够翻过身来,那个话头就现前了。话头是什么?话头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嘛!

    话头就是你的本来面目,我这里说明白了,大家也听清楚了,可是初发心的人,还是云里雾里,不得要领。那么我们初发心的人,就要学习,既要用功,也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用功。在我们佛门当中,除了佛的大小乘经典,我们要学习;历代祖师、高僧大德,一切善知识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嘛。凡属过来人,都是一个鼻孔出气,他们的见地和佛就不是两样,如果他们的见地和佛不一样,那就不能算是过来人。


    十法界与因果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那是因为人天福报是不能够脱离轮回的。只要不出三界,那就不能脱离轮回。

    什么是三界?那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有六道,这六道包括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三善道:阿修罗、人、天。前五道都在欲界,天道低一点的还在欲界,像四天王天、夜摩天、兜率天,那还都没有离开欲界。再往上出了欲界,还有色界和无色界。众生为什么出不了三界呢?就是贪著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贪著这六尘,因此起惑造业,轮回不已。通过学佛修行,觉悟了,觉悟什么呢?就是觉悟因果,佛法是讲因果的。因果通三世,十法界都不离因果。如是因,如是果,造什么因,就结什么果,因赅果海,果彻因源,那是如影随形,丝毫不爽啊!我们既然学佛了,那就要明因果,讲因果。

    我常常跟大家说,要建立圆满的世界观。世界观就是观世界,观什么世界呢?并不是光观我们人类社会这个小世界呀,我们所说的世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包的这个世界。地狱法界有地狱法界的因果,饿鬼法界有饿鬼法界的因果,畜生法界有畜生法界的因果,阿修罗、人、天有人天的因果,四禅有四禅的因果,四空有四空的因果。即使生到佛的净土,只要有生,那就还离不开因果,方便有余土有方便有余土的因果,再往上升,进入实报庄严土,那还有实报庄严土的因果。我们大家都能知道吗?都能了解吗?这些世界啊都要观得清清楚楚。我们不动念便罢,只要我们一举心动念,十法界的因果,过去、现在、未来、尽虚空、遍法界,顿时圆满现前。不是说,这个十法界那么大,那么远,那怎么到啊?坐飞机还是坐什么东西?都不用,就是我们这一念心。那是最快的,再快没有了,一念之间,就建立这个世界。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因至果怎么修,这些都要清楚。

    轮回是可怕的。什么叫轮回呢?从无量劫来,我们一直在轮回,只要我们还在轮回,就离不开轮回的链条,“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没有断烦恼,你这个轮回就脱不了。一会儿上天堂,一会儿下地狱,轮着转,这就叫轮回。我们佛法讲什么呢?讲法轮。佛日增辉,法轮常转。这个法轮常转,我们把它跟这个轮回挂起钩来看,法轮是要转的,好比一个车轮子,这个轮子要转,一会儿朝上,一会儿朝下,一会儿朝左,一会儿朝右,它轮着转,这不是轮回吗?但是法轮常转和我们平常说的六道轮回那是不一样的。法轮常转是要把众生从六道轮回中转出来。众生要成佛,就是靠这个法轮转转成佛的,转成了佛以后这个法轮就不转了吗?还要转,还要度更多的众生成佛,这个法轮永远不会止息的。只要有这个世界,有众生,轮回不止息,法轮就一直转下去,永不止息。

    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进入等觉,到妙觉,一步一步,向上升华。什么叫做等觉?等觉还没有成佛呢!还有一步之路。等觉菩萨和佛的差别在哪里呢?这里很微妙。等觉菩萨和佛已经走到了终极的那个点,等觉菩萨还没转回身来,佛已经转回身接引众生了,差别就在这里。没有哪一尊佛成佛后不倒驾慈航度众生的,什么道理?本愿故。佛在没有成佛以前,都是发了愿的,什么愿?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果说一个人成佛了,入常寂光了,与众生无缘了,那是不符合道理的。佛在常寂光,我们把常寂光比作一个宝殿,或者说比作我们这个禅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破了这一品生相无明就成佛了。这就等于进入常寂光这个门,等觉菩萨是从外面来的,佛已经成了佛,是从里面向外走的。这个在《楞严经》中说得非常清楚,“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佛进入常寂光,比如他进入这个门,这个脸是朝里面,刚刚进来,两只脚刚站稳,马上就地转向,面向外,开始向外迈,那是倒驾慈航。

    有人说,十法界是讲因果,成了佛了,回过头来再度众生,你不是要有因果吗?你拿什么东西去与众生和光同尘?他就认为必须“留惑润生”,就是等觉菩萨有一品无明没有破,留着这一品无明,做众生得度的增上缘。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你看《法华经》中讲啊,一切世间所有之法,一切如来自在生灭,一切如来寂灭道断,佛都具备的。自在生灭,什么事都能做,成了佛难道就不能度众生吗?成佛是有条件的,五住究竟,二死永亡,福慧圆满,才能够成佛,烦恼不断尽是不能成佛的。说是留一品无明不破,那叫成佛么?这个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将来我们也要成佛的啊!佛是给我们做榜样的。我们想在禅堂参加这个禅七活动,这里是最高学府,选佛道场,关于这些个基本常识搞不清楚,那就是用功的障碍。


    万缘放下见法身

    有句话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看,成佛容不容易啊,快不快啊?立地成佛,脚跟都不要动,就成佛了,这还不快吗?对于初发心的人,怎么样理解这句话啊?这关系到对佛法的认识,非常重要。

    首先这个放下屠刀,这个屠刀只是一把刀吗?不是的,这个屠刀,是生事造业的意思。放下屠刀,往浅里讲,是停止生事造业;往深里讲,是放下一切颠倒妄想;再往深里讲,身心世界你都要放下,最终连这个放下也要放下,这样才能真正成就。这个可不是一句话说说就算数的,要有交代的,要真正放下!所以我们给禅堂定这个调子,叫做“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这是我们禅和子的本分。每个人只要他想学禅宗这一法,就必须从这条路上走,万缘放下,放下还要放下。在我们宗门下讲话,这叫做“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我们无始劫以来这个妄想,是生死的根本,把妄想打光了,禅堂里讲话,就叫打得念头死。怎么个打法?用功,参念佛是谁。这跟教下不一样,教下讲教理,教理嘛,是有层次的,有理路的。宗门下用功,直截了当,没有那么多葛藤,目的就是歇妄想。佛当年一开悟就道出了这个根本,说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因此想证得这个佛性,就是止歇这个妄想。宗门下就是抓住了这个要害处,所谓用功就是歇妄想,就这么直接。

    要说这个妄想,可就多了。宗门下讲,有粗妄,细妄,还有细细妄,都要我们用功,一步一步地消除。这个妄想,在教下讲呢,就复杂了,这个妄想也是分门别类的,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很多种。总之,凡是修行学佛,都是歇妄的,歇妄歇到什么程度,见思烦恼破了;再歇到什么程度,无明烦恼破了,这都有先后次第。但是宗门下不讲这些教理,没有这些名字,就是歇妄想。老和尚在世时,在禅堂里讲开示,专讲念佛是谁,专讲歇妄想。粗妄歇了,细妄现前;细妄歇了,细细妄又起来了,要把这极微细的妄想都歇掉,最后就是根本无明。至于宗门下讲什么破三关,老和尚在世时没有讲过,宗门下有人这么讲过,说是见法身,那就叫破初关,破本参;证法身,那叫破重关;证了法身以后呢,还要透法身,那叫末后牢关。好像是这么讲,见法身,证法身,透法身,这么个分法有没有必要且不论,道理呢,是这么个道理。


    色即是空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关键就在这个“即”字,当下就是的,没有丝毫含糊。当下这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个在我们这里也只是个道理而已,我们没有证到,这个色空不了,能空得了吗?你看见的是色,认为它是一种真实,这就是障碍。如果你有真智慧,把这个色真正看破,那它就不成其为障碍。这样的例子多得很,我曾听到一位法师讲,我们近代有位圆瑛法师,宁波天童寺的。天童寺也有禅堂。有一天他在禅堂里坐香,坐香止静后,好个禅堂的门是关着的。圆瑛法师在静中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很急,他就从座位上下来,出了禅堂。出了禅堂后,他忽然想起来,这禅堂的止静门是关着的,我是怎么出来的?再想回去,回不去了,门是关着的嘛!这是怎么回事呢?空和色也就在这一念之间,当他出去的时候完全忘掉了这个禅堂,忘掉了这个门,也忘掉了自己的这个身体,忘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出去了,没有一点障碍。等他心里一起念,这个念头一起,想这个禅堂的门是关着的,我怎么出来了?那就回不去了。为什么呢?他这个心里有了一个禅堂,有了一个门,还有了一个我,于是便有了障碍,这就叫做一切唯心造。那个门是色,色其实也是空。我们人有分别意识,在意识中这个墙壁是不能通的,这个门是不能通的。你认为不能通,他就不能通啊。在这一点上,我们就不如鬼神,鬼神他就能通过。

    佛的一切功德,一切众生都有,但是众生的功德是性具的,就是理上有,事上没有。要想在事上有,那就要修,就要真实地去修。


    六即佛

    人们讲见法身,证法身,透法身,那么法身在什么地方啊?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大乘教里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要破多少无明呢?要破四十二品无明,四十二品无明破光了,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佛,成究竟佛。

    在禅堂里我们常讲,成佛成佛,成佛是有层次的,教下讲有六即佛,就是成佛大致有六个层次。哪六即呢?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说是理即佛、名字即佛,一直到最后,那是究竟即佛。那我们今天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的是什么佛?这个我们要搞清楚,不能糊里糊涂。我们这个佛教门中,还有一种说法叫即身成佛,即在这个身体就成佛,这个成的是什么佛啊?佛法毕竟太深了,佛法既深又高,最高就是成佛了。

    什么叫理即佛呢?我们现在的一切众生,具足烦恼的众生,都是理即佛。这个理即佛是怎么说的啊?“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理即佛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现在没有开悟的,具足烦恼的,就是这个样子。理即,从理上说这是佛。佛者觉也,一切众生都有一个觉性,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这个觉性,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现在我们每个人呢,就是这么个情况。这叫做理即佛,道理上是佛,事上不是的。你说你是佛了,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有没有啊?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你有没有啊?你都没有,那你是什么佛呢?理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就这么个道理,这是理即佛。理即佛还是十足的凡夫,不可以凡滥圣。

    什么叫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按照我们来讲,那是蛮高的了,“始听无生曲,才闻不死歌,方知全体是,反恨自蹉跎”,这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位置呢?一般开个悟,见一个性,就是名字即佛,像教下讲那个,叫做什么法师的,开悟了,即使离开经典的名相也讲不错佛法了,道理上一通百通,就是名字即佛,有佛的名字了。始听无生曲,才闻不死歌,方知全体是,才晓得我们现前这一念就是佛。可这一念也不是说的,那是开了悟的,破本参了,那真是佛了,这个位子,叫名字即佛。这是教中说的,我们不能不知道啊。不然一说佛,什么叫做佛,不知道,笼里笼统说一个佛,那不行,佛和佛不一样啊。

    那么观行即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观行即佛,又进了一步,他的这个观念跟佛一样,“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这个位子,叫做观行即佛。当年的智者大师,人称“东土小释迦”,他一生弘法利生,那是一代的祖师。临终的时候,有弟子问他,说大师您修了一辈子,您是什么位置呢?他说,假使我日常当中,不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情,专门修行做功夫,我可以证到十信位。十信位就破烦恼了,就了分段生死了。他说,我因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耽误了我的功夫,因此我现在还在五品外凡位。那外凡位是什么位子呢?就是“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虽然他烦恼没有断,但是他有这个功夫,可以降伏和控制这个烦恼不起现行,这是了不起的。这个位置,就叫做观行位。在大乘佛法里讲,观行位是外凡位,他没破烦恼,那还是凡夫,可他这个凡夫跟我们这个凡夫是大不一样的。

    再进一步呢?再进一步那叫做相似即佛。这个相似即佛就是十信位,十信位开始破见思二惑,叫做相似即佛。由相似即佛再进一步,那就是分证即佛了。分证,什么叫做分证呢?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种人是什么样子呢?他能够在百佛世界现八相成道。你看看这个功力大不?百佛世界,一个世界就像--我们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化区。百佛世界,现八相成道。破一品无明,就有这么大的神通智慧。破二品无明,能够到千佛世界示现八相成道。这个样子,破一品无明,再破一品无明,一步一步向上升,你看看成了究竟佛是什么样子呢?大乘佛法破一品无明,这一品无明最难破,所以《法华经》中不是常说的吗?“如来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这个我们时时刻刻要记住,注意不能够以凡滥圣。“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佛的智慧是甚深无量,可智慧也有深浅,破一品无明开的这个智慧,跟破二品无明那个智慧就不一样了。“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开智慧的那个门,在大乘教里,那是见道位,见道方修道。见道位,见道就是思维道,他有这么个层次。到了界外呢?除了破无明以外,还有一个尘沙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三种烦恼在十法界当中都破光了,就成佛了,五住究竟,二死永亡。

    在这里,我跟大家随便说说这个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二死永亡大家比较熟悉,就是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二死永亡,这时成的这个佛,才算真正的佛,究竟成佛。分段生死,就是三界六道之中这个分段生死;界外的生死呢,就是变易生死。至于这个五住,有人就不大理解了。什么叫做五住啊?住,就是爱住,这个五住,是指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见爱住地、无明爱住地,总共有五住。欲爱住地就是指的欲界,欲界不是有六天吗?这个叫做欲爱住地。为什么叫做爱住地呢?就是由于爱、喜欢,就住在这个地方,离不开这个地方。自己造的,自己就爱,爱就离不开。佛法是讲无住的,这个五住,欲住、色住、无色住、见住、无明住,全都超越了,才能达到真正的无住境界。

    我们今天这个地方呢,是禅堂,禅堂是用功的地方。本来宗门下不讲这一套,禅堂不讲这一套,可是我在这里不妨大概地讲一讲,有些知识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了解,要晓得。不晓得,我们光一天到晚想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个什么佛,你自己没有数嘛,不能够以凡滥圣啊!佛法,讲起来越讲越深,都不是我们凡夫可以揣度的境界。我们凡夫唯一的需要,唯一的要紧,就是要开智慧,没得智慧就是盲修瞎练,处处触墙。我们高旻寺,过去称为专门禅宗道场,看来现在的人不学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做了一些调整,改为“冬参夏学”,就是这个用意。


    禅法是怎么相传的

    佛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无始的,总的来说,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结束。但就因缘所生法来讲,一切也都是有一个开始的,佛法也不例外,佛也有成佛的时间。禅宗这一法,从因缘所生法来讲,也是有始的。由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因缘,建立了这一法,总有一个起始。我们如今修持与弘扬的禅法,是承前启后的,承前启后贯天中。天中,你看我们高旻寺这个地方,就在天之中,我们这个宝塔,是天中塔,是天的最当中,承前启后贯天中。承前承什么?实际上,禅法没有个什么东西,若有个东西我们就好传,没有东西我们怎么传呢?所以宗门下有句话,叫做“向上一着,千圣不传”。禅法是佛法中的向上一着,语言和文字都够不着,没法传。但是对于众生来讲,你还没有成佛呢,没成佛怎么办?还需要以方便来接引,所以我们佛教就讲传法,哪一宗哪一派都有法,代代相传。禅宗这一法,和其他佛法宗派一样,都是从释迦牟尼佛那里传下来的,怎么个缘起呢?大家都知道,灵山会上,世尊拈花示众,大迦叶破颜微笑,二人心心相印,就这么传下来的。

    世尊住世八十年,成道后弘法利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每一次法会,佛都出广长舌,现无量瑞相,都说法,说小乘,说大乘,说四谛十二因缘,说般若,说华严,说法华,说无量经典,每一次都说。唯有那一天佛不开口,他拿一枝花,拈花示众。这一次的说法,超越了语言。平时用语言说法,大家用耳朵听,用脑子记,是理解,或者不理解,都会有所分别。那一天佛却不讲话了,拈花示众。佛什么意思啊?“百万人天大众举目罔措”,都在那里分别,没人晓得佛的真正用意,只有大迦叶晓得了,悟了,因此他笑了,他会到佛的心印,所以佛就把这个真正的无上微妙之法传给了大迦叶。佛还说几句话,“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付嘱于大迦叶”,希望你大迦叶,“善自护持”,要传下去,“勿令断绝”。传灯传灯,怎么传?就是以心传心,这就是禅宗的宗旨,这个家风,就是从释迦牟尼佛那里树立起来的。后来西天二十八祖,到菩提达摩传到我们中国,又经六祖慧能发扬光大,一花五叶,代代相传至今。我们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的一个支派,就是承接的这个心印,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心印。这叫做“承前启后贯天中”。贯就是一条线下来的,我们还要沿着这条线贯彻下去。

    说了半天,我们在这禅堂里打七,参念佛是谁,这是干什么呀?这和当年世尊拈花示众有什么区别呀?参念佛是谁,那叫做起疑情,当年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大众都是起了疑情的。

    禅宗讲用功,这个功夫,那个功夫,大多都是对初发心的人讲的,真正的禅宗是专接上根利器的人。上根利器不用那么多花样,能起疑情就是最上乘的功夫,能起疑情就有机会开悟。

    念佛是谁?提起话头,参!


    无中生有有即无

    作为凡夫,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他就会打妄想,除了打妄想还是打妄想。这些妄想从哪里来的呢,说不上哪里来,没个来处,要不怎么叫妄想呢?

    我身体不大好,睡在床上也打妄想。我在来进堂之前,不知不觉就打了个妄想,想起了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不晓得什么原因就钻出来了,这也算是没话找话说吧。

    几年以前有一位比丘尼,浙江人,可能是一个小庙的当家。有一天她跟我说,想请我写几个字,我就问她,你要我写什么呀?她说请我写四个字:无中生有。什么意思呀?我也不知道。我们学佛的人,法法都是佛法,对待一切事情,都要往道上会。她让我给她写个无中生有,我也不知她的意思,总之给我出了这个题目。当时我就跟她说,这样吧,你四个字,我就给你多写几个字吧!于是我就写了四句话:“无中生有有即无,生佛迷悟体不殊,宜将事功填性海,更须殒习下功夫。”依我来看,这四句话,就概括尽了全部的佛法。

    我们先说这个无中生有。本来没有的,生起来了,就有了,这就是无中生有。我们学佛的人,仔细回味回味,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啊?这关系到佛法的大事因缘。众生,法界的众生,从哪里来的?都是从无中生有来的。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大家都很熟悉,本来无一物,哪个不知道啊?可是我看很多人,对这句话未必有甚深的理解。这个物指什么?不光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物,所有的事,所有的业也都是物,这些本来都是没有的。众生的烦恼,起惑造业,生死浩然,这些本来也都是没有的。可六祖只讲本来无一物,难道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么?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这一切事一切物又怎么能显化出来呢?这其中还有个性啊,还有个理啊。性,天然的性德,是本有的,非因非果,他没说这个也没有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大家要注意啊。本来无一物,这个物就是烦恼,就是生死。“无中生有有即无”,有就是没有,什么意思啊?从无量劫来,起惑造业打妄想,妄想造作的生死也是虚妄的,不实在的。如果这个生死是实实在在的,那你的生死是了不掉的。生死是假想,从性上讲,没有生,也没有死,生死都是因缘所生法。我们讲无中生有有即无,就是这个道理。

    众生和佛有什么不同呢?众生有性德,诸佛还有修德。“生佛迷悟体不殊”,众生是在迷,诸佛是在悟,迷悟就是区别。可就体性来讲,没有两样,佛的体性和众生的体性是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别。我们常听说,“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过去,已成的佛;现在,正成的佛;未来,将要成的佛。我们也是佛啊,我们是未来佛。生佛迷悟体不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但众生是佛,佛也是众生,佛究竟觉悟了的众生。那么为什么佛和众生体是一样,而事上不一样呢?众生但有理性,没有事功,就是没有加以修证。佛是修证所得的。所以经中说,“久修业所得”,那佛原来也是众生啊!修行佛道,不是一天两天,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就是加以事功。众生和佛,体性是一样的,就差这个事功。这个事功,你若不懂,我先告诉你,事功就是修证。“宜将事功填性海”,这第三句话,是讲应该用这个事功,填我们本具的佛性之海,这个佛性才能够显现。要理具事备,就能成佛了。我们现在一切学佛的人,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哪一法,都不能光嘴说,都要用事功,用这个事功填性海。什么叫做填呢?填,就是满足。要想成佛,就要具足福慧,福慧要圆满。而福慧要圆满,光靠嘴说说是不行的,要修,所以讲修福修慧,福要修,慧也要修,福慧双修。你说我慧修满了,没有福报,能成佛吗?不能成佛。那个成佛是怎么成的,那个福慧是怎么修的,我们要搞明白啊。

    我们在这个禅堂用功,参念佛是谁,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般般如意,事事现成,你说这是修福啊,还是修慧?这是修慧。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某一段时间,要着重培福修福;在某一段时间,要专门修慧;在更多时间,要福慧双修。我们禅宗道场,跟其他各宗各派,有所不同,“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去的祖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禅宗各门庭,一般都强调农禅并重。我们高旻寺也不例外啊,有农有禅,农,就是修福的;禅,就是修慧的。农禅并重,就是福慧双修。到哪里去修福?到哪里去修慧?哪里也不用去,就是在这个三宝门中,既有修福的机会,又有修慧的机会。台湾不是有个农禅寺吗?那是圣严法师的道场。当时我在底下小会议室为那个比丘尼写字,写那四句话,写了一张,感觉写的不太好,就放在一边,另写一张。当时有几个人在场,其中有一位也是比丘尼,是台湾来的。是不是农禅寺来的,我记不得了。她说这张字你不要了我要。她后来把这张字拿给圣严法师看,据说圣严法师看了以后还满加赞赏的,这个我就不敢当了。

    咱再接着说。“宜将事功填性海,更须殒习下功夫”。福慧圆满了,你才能成就佛道,差一点都不行。生死,什么叫做生死啊?无量劫来起惑造业,养成了这个顽固的习气,生死说白了就是习气。生死好断,习气难断。佛在世时,他那十大弟子,都成了阿罗汉,见思烦恼都断光了,但他们还是有习气。舍利弗嗔,舍利弗成了阿罗汉了,他的嗔气都没断。毕陵伽婆蹉是慢,骄傲,对人轻慢。有一次他想渡恒河,恒河有水啊,不好渡,他就喊那个管恒河的恒河神,叫他断流,自己好渡河。你叫人家断流,也该客气一点呀,他不客气,他喊,“小婢呀,断流!”小婢,为什么叫小婢呢?在过去生中,这个河神是他毕陵伽婆蹉家里的一个佣人,他喊惯了,喊她小婢。后来这个河神就不高兴了,不高兴怎么办啊?她就向佛告状,佛就把毕陵伽婆蹉找来,批评他不对,让他向河神求忏悔。求忏悔就求忏悔吧,这毕陵伽婆蹉求忏悔他还喊“小婢莫嗔,小婢莫嗔”,就是说小婢你不要不高兴,我错了,我向你道歉。求忏悔还叫人家小婢,这就说明了习气的力量多么顽固难断。还有一位难陀,他的习气是淫性,这大家过去都常讲的。都修到阿罗汉了,生死、烦恼断了,习气还不能完全断除,这是为什么呢?无量劫来,做得太多了,太熟悉了,所以说“更须殒习下功夫”,每时每刻都须要觉照这个习气,不让它起现行。因此宗门下的人,开悟明心见性以后,他还要水边林下,长养圣胎,就这个道理。

    生死是从哪来的,成佛怎么成,这是个大问题,我们今天这些学佛用功的人要搞清楚。无中生有,这个无是什么?无,就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清净本然,什么都没有,怎么会生出物来呢?这是众生的起源。从最初的一念,“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这样逐渐逐渐,因之滥觞,生死浩然,一直到现在。“无中生有有即无”,这个有其实是虚妄之有,等于没有。心经中不是说了吗?色即是空,这个色,也就是有,好像是有,其实是空的。有和无不是两个东西,佛法是不二法门,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所以我给她写,无中生有有即无,就这么个道理。


    做功夫要细用心

    做功夫,参念佛是谁,一定要细细地用心,不能粗。我们为什么要修,为什么要做功夫呢?就是由于我们心粗。什么叫做心粗?就是念头浑浊,妄想多,烦恼多,这就叫心粗。众生和佛的区别在哪里?就在于佛的心清净,众生的心不清净。不清净就是分别执着,分别执着就生烦恼,烦恼就是生死。身心清净了,就能了生死,就能成佛。心粗不行,心粗不能用功。用功干什么?用功就是要把我们这个粗心一步一步地休歇下来,休歇下来就清净了。现在我们看起来,有一些发心学佛的人心很粗,心粗得不得了,他与道不相应啊!你别以为别人看不出来,你功夫做没做上去,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心歇不下来,你就坐不住,就要乱动。做功夫,要细细地观察,细细地觉照,觉照着这个话头,不要离开,细了还要细,这个细心就与道相应。这个心细了再细,慢慢的就止息了。“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作为一个沙门,你是干什么的?就是要休歇这个心,什么心呢?就是妄想心。妄想心要歇,歇干净了,你就达本源了。本源是什么?就是我们一向讲的实际理地,实际理地又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我们的归宿。众生为什么要修行,要成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归宿。这就像鸟在天空中飞,它不能一天到晚老是飞啊,晚上它要归林,飞鸟归林,树林是鸟的归宿。十法界中的众生忙忙碌碌,也不能总在外头忙碌,都有自己的归宿,有个房子,有个家。可这些都不是究竟,不是真正的归宿。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总是不安定,驰求奔走,尘劳烦恼,必须找到真正的归宿。这个究竟的归宿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实际理地,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一尘不染那就是你的清净心。“今人还是旧时人”,对吧,既然今人还是旧时人,就是告诉我们,“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得个什么东西呢?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嘛,无量劫来颠倒妄想,迷失了,如今找回来了,“今人仍然还是旧时人”,有什么两样呢?没什么两样,这就叫做“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道理是这个道理,“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今人还是旧时人”,可是你若不假修行,你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你还是一个烦恼众生。所以我们还要真实地修行,修行各种法门,“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这很重要,十法界众生适用。我们现在处于人法界,而我们在这个人类社会当中呢,我们又是一个独群。你看我们在这个禅堂里打七,全社会、全世界有多少个地方像我们禅堂这个样子打七呢?很少,很少。这也是一个殊胜因缘。

    有句话说“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禅宗这一法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门,当然可以入道,而且是一条近道。禅宗这一法,入道更快,更直截了当。禅法最便当了,什么都不要,只要你把压在心头上的那些担子都放下,那就行了。所以《楞严经》整一部经千言万语,其实就讲了一个字,那就是歇,歇即菩提。把心歇下来,真正歇下来,那就是成就,就证得菩提。


    不明白处用功夫

    禅宗这一法,参念佛是谁,不明白。不明白就对了,如果你什么都明白,那你就做不上功夫,你就不能够开悟。什么都明白嘛,你怎么开悟啊?你明白了什么?糊涂。

    参念佛是谁,起疑情,不明白,这就是功夫的开始。这个功夫,并不是一用就上路的。这不怕,只要你知道自己不明白,看着这个不明白,保持着这个疑情,使它不间断,这就叫做功夫。不明白,如果你明白就麻烦了,耽误事了。做功夫最怕依仗聪明,耍巧。你这个懂得了,那个也懂得了,那就麻烦了,都滑过去了,那是没法开悟的。你就在这个不明白处呆着,觉照着这个不明白,久而久之,时节因缘到了,就会有一个机会使你明白。这就是因缘所生法,开悟也要因缘啊。我们虚云老和尚开悟,杯子掉到地上来了,这就是他的开悟因缘。虚云老和尚一直用功啊,不是到高旻寺打七才开始用功的。他平时的功夫很深,已经用到差不多就要开悟的程度了,到高旻寺来加一把火。这个功夫是因,这个因已经成熟了,还需要一个缘,杯子掉到地上就成就了这个缘。“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佛法讲因缘,用功办道开悟都讲因缘,成佛也不例外,也要因缘。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坐在菩提树下,观树亦经行,佛在菩提树下就做这个。怎么叫菩提道场?佛做功夫,和佛做伴的,就是那棵菩提树。那棵树是不是因为佛成佛了,才叫菩提树?或者是那树本来就叫做菩提树,所以佛在树下成道了才叫证得菩提?这个不得而知,也并不重要,总之佛在那菩提树下,是观树亦经行。不但经行,还要打坐,跑跑坐坐,坐坐跑跑。后来佛坐在那棵菩提树下,就发了一个誓言,他说我若是不能够开悟,不能够成道,我就誓不起此座。那么佛不起座,他坐在那个地方,用什么功呢?在教中讲呢,叫做游行四禅。佛在没成佛之前,他是用功的,非常用功。他什么功都用,四禅八定的功他都用,都用得很熟悉。游行四禅,这是在教中讲的。他坐在那个地方,他那个心,从欲界定到色界定,从色界定又到无色界定,反复地练习,最后止于四禅定当中。四禅是什么?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离开欲界,升到色界的初禅这个定,叫做离生喜乐定。二禅、三禅,三禅最乐了,世间的禅定,最欢乐的地方就是三禅,到了四禅,是舍念清净地。释迦牟尼佛游行四禅,定中这个因,成佛开悟的因缘基本上要成熟了,那还要有个助缘。这个助缘呢,就是那个明星。明星现时,忽然开悟而成正觉。十法界都是有因缘,我们参念佛是谁也有因缘。不明白,这个就是因;修不明白这一法,假以种种因缘,助道的因缘,正因得显,就是我们开悟,开悟就是参禅修行的果。想得这个果,就必须种这个因,这个因就是参念佛是谁,就是看着这个不明白。这个不明白,除了佛法界以外,降佛以还,都不明白。当然,这个不明白也不可以简单理解,并不是单单坐在那个地方,什么都不想,就想开悟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佛法告诉我们,你若想真正开悟,真正明白,必须福慧双修,单修福报不能成佛,单修智慧也不能成佛,要福慧具足,才能够成佛。


    关于女众进禅堂

    高旻寺,是禅宗道场。在我国,佛教各宗各派中,禅宗在过去是占主导地位的。天下丛林,禅宗道场遍天下,禅宗的祖师也是遍天下,禅宗出了很多人呐!高旻寺作为一个禅宗道场,在近代来讲,与其他的禅宗道场都一样,禅堂都是跑香坐香,这些都一样。可是有一点高旻寺是很特殊的,和别的禅堂都不一样,那就是只有高旻寺允许女众进禅堂参加打七,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个禅宗道场,都是不允许女众进禅堂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高旻寺,在禅宗这一法当中也引起一些争议。有些问题,本来应该得到澄清,可我们一直觉得,也不一定需要去费口舌澄清辩解,何必呢。每一个道场每一位祖师都可以有自己接众的方式方法,关键的问题是要看其中办道的人心中是否清净,看这个道场是否真办道。只要真是为了办道,真是为了培养人才,各个道场有各个道场接众范围和接众方式,是则尽是,非则全非。作为修行人,我们不必在意别人如何评论自己,我行我素,把心安住在道上就是了。

    女众能够进禅堂,对于高旻寺开这个方便之门,女众还是多有感激之情啊。那么允许女众进禅堂,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由于什么样的缘起?高旻寺从上以来,更远的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自打我十九岁到高旻寺,我现在九十五岁(2008年),老和尚(来果老和尚)在世的时候,高旻寺就允许女众进禅堂。比丘尼是女众,女众的弟子也是女众,允许进来啊。那我们再回过头来,跟大家交代一下,那个时候,过去几十年前,跟现在的社会情况也不大一样。尽管允许女众进禅堂,哪里有多少女众啊,很少很少,但哪怕允许一个女众进禅堂,那就有代表性了。现在高旻寺一脉相承,承袭这么一个门风。现在女众进禅堂的人就多了,这个门啊,越开越大了,引起我们佛教界多多的议论。大家请原谅,我这个口无遮拦,有些话说起来不一定合适,大家请不要起分别。其它寺院不允许女众进禅堂,高旻寺允许女众进禅堂,人家就有意见,说高旻寺你为什么允许女众进禅堂啊?这个下文,话可能就多了。怎样看待女众?怎样看待禅宗这个门庭?这在我们宗门下,还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女众也是人,女修行人也是修行人。佛的座下,有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佛在世时,不讲多了,谈经三百余会,每一个法会道场,什么人都有。十法界的众生都有,天龙八部鬼神、阿修罗、声闻、缘觉、菩萨、比丘、比丘尼,凡是有缘的,跟佛有缘的都能参加啊,没有区别。当然这都是法会,不是禅堂,佛那时还没有禅堂呢。这在禅宗,我们一直都感觉到这个事,不晓得怎么办。说女众不能进禅堂,那女众能不能进你那个寺院?说是女众可以进寺院。除了禅堂不能进以外,早晚课能不能跟比丘在一块上殿?过堂吃饭是不是允许在一个斋堂?那还是都在一块嘛!说禅堂太干净了,女众进禅堂会把禅堂弄脏的,那你这个寺院进了女众都不干净了,怎么办啊?如果说女人可怕,碰不得,这禅堂你可以把门关起来,不许她们进去,可上殿怎么办?过堂怎么办?出入往返怎么办?你上街不上街?你坐车不坐车?坐船不坐船?那佛教的戒律都有规定的,做得到吗?作为佛弟子,我们每个人对于修行都有自己的理解、看法和选择,这很应该。可无论如何选择,有一个前提是不能变的,那就是要随时照顾好我们的念头,不能失了道心。拿高旻寺来说,高旻寺对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善男子、善女人、常住的、来来往往的,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们对于女众是和对于男众一样尊重的。但是对于世间法,男女毕竟是有别的。高旻寺这个庙虽然说不上很大,比较起来也不算小,允许女众进禅堂,高旻寺有一个交代。高旻寺有一个普同塔院,普同塔院就是住女众的。因为普同塔院是属于高旻寺的,常住上需要,普同塔院的人就过来帮忙,是一家嘛。普同塔院过来做事有短期,也可以长时间的。因为地方大,我们居住的条件就可以划得清清楚楚。如果你的庙小,就那么几间房子,和尚尼姑住在一道,那是不相宜。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那是有分别的,对不对啊?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对于女众就更加严格,这为了常住好,也为了你本人好。对你严格一些,那错了吗?没有错的。

    我们现在是在大陆,你到海外和国外跑跑看,那更不得了。我别的地方没去过,去过台湾,台湾庙多着呢。我在台湾玉佛寺呆了三十八天,其中二十八天在那里打七,另外留了十天想在台湾参访参访。你别看台湾小,小那是比大陆小,其实它也不小,你若是想把台湾的寺庙,挨个都参访参访,恐怕你一年都走不过来,庙多呢!庙多,那是佛法兴盛的气象。台湾的佛法兴盛,质量也高,文化程度也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你说台湾的和尚多,还是比丘尼多呢?我看好多庙啊,只有个把和尚,其它的都是比丘尼。不过人家那个比丘尼还真有本事。星云大师有几个弟子,都是比丘尼啊,有个叫什么慧的,一个比丘尼能建两所大学,你大陆行吗?我们现在简单来说,高旻寺既然有一个传统,我们就根据高旻寺的具体情况,把这个道场维护好,把规矩建立好,冬参夏学,农禅并重,希望天下禅人常住高旻寺,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共同商量嘛。高旻寺是一个开放的寺院。开放两个字,我们佛教界过去是没有的,自从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都开放了啊,你这寺院不开放还是不好办,那就开放吧。开始时我们不适应,我们这个寺庙是清净之地,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来的,现在跑进这么多人来,打我们闲岔,我怎么用功啊?你说你怎么用功?你不能用功,说明你没这个本事,道心不够坚固。进来几个人,你就乱了阵脚了,就承担不了了,那不行。你要经得住种种考验,如果说你只有在禅堂,或只有住山住洞住茅棚闭关,才能够用功,那你的功夫不好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你这个功必须在静中能用,在动中也能用,那才叫真用上功了。面对一切外境,你的心都不乱,话头都不丢,那才叫功夫得力。用功用功,用才有功,不用你怎么会有功夫呢?在禅堂你好用功,出了禅堂你也好用功,跑到马路上你也好用功,十字街头你也好用功,你那个功夫就用得好了。不是说以人为本吗?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路子也是人蹚出来的,现在就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可能永远坚持关门政策。我们修行人也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新的情况,否则你上哪里寻个清静之地啊。你即使去住五台山,住终南山,你以为你就能躲得了,就能清静吗?我告诉你,现在交通方便了,只要你能到的地方,别人就能到。你看过去的高山啊,人跑不到的地方,现在他能坐缆车爬上去,原来没有路的山,他都能修个盘山路,把车都开到你庙跟前,你不适应怎么办呢?要做到随缘,随缘不变。随缘不是自由,不是随便。在现在这个时代修行学佛,需要加倍地发心,加倍地精进,加倍地警觉,要下大功夫。有人想跟着打混,或沽名钓誉,做表面文章,那是没法成道的。


    寺院设施也表法

    兴丛林,建道场,道场道场,这个道场就是提供给我们办道的。办什么道呢?“树宗旨,提正令”,我给《中国佛教寺院》有这么一个题词。“树宗旨,提正令”,“兴丛林,建道场”,建房子,不单是建房子啊,还要建规矩,建道风,什么都要建。高旻寺作为一个禅宗道场,就是要树宗旨,提正令。

    讲到宗旨,我们是禅宗五家宗派当中的临济宗,临济以什么为宗呢?临济以三玄三要为宗。三玄三要在什么地方?就在我们的禅堂里头,就在我们的行住坐卧日常当中。

    世间楼堂馆所,都要挂招牌,开店做生意,都要挂招牌,我们这个道场也要挂招牌。“最高学府”,是一个招牌,“选佛道场”,也是一个招牌,“道海堂”,也是一个招牌。这些招牌不光是装潢门庭的,它是起作用的,是表法的。我们要回应这个招牌,我们的行为要对得起这个招牌。选佛道场,凡是在禅堂参加打七的人,都是想精进办道、克期取证的,都是佛的候选人,对吧?最高学府,佛法是世间的最高学问,禅是佛法的最高境界,禅堂是禅宗道场的核心设施,这不是最高学府是什么?我们进禅堂打七的人,当然就是最高学府的成员啦!这个定位要找到。我们自己在用功办道方面,要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否则的话,我们可就苦啦,“前路茫茫,无本可据”,太苦了。我们可不能随众打混,糊里糊涂混日子过,我这话不是说打击一大片,是有针对性的。

    常言道,“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这话很重要啊!学佛,这个学处太多了,世间法、出世间法、佛法、众生法,十法界法,依报、正报、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有情、无情,都是法,有些法我们看得到,有些法我们看不到。正因为有些法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寺院的一切设施,都要表法。你看禅堂、大殿、整个丛林,里里外外一切设施,一切行为,都是表法的。禅堂的钟板,那也是表法的。禅堂的钟板,那就是禅堂的宗旨。五家宗派的钟板,各自是什么样子,怎么个挂法,怎么个敲法,几止几开,什么时候敲多少下,怎么个节奏,那都有严格规定的。但这些后来,许多东西都模糊了,都莫名其妙了,只剩下一个临济宗。临济宗的钟板是四止四开,四九三十六下,从早到晚加起来,一共三百八十六下。大概,板是敲二百四十下,钟,是一百四十六下。当值的,天天敲这个钟板,你可曾注意到,你一天敲了多少下啊?恐怕没几个人知道的,就是按照规矩这么敲。这些都是大有讲究的,都是表法的。这个钟板里,三玄三要,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许多内容啊!

    说物质文明建设,尤其在我们寺院中,物质怎么个文明法呢?物质也表法,一切设施都表法啊!只是一般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没有办法了。佛法佛法,处处都是智慧啊。比方说,我们佛教丛林的大殿前面,一般都是两个狮子,高旻寺大殿前头你看看是什么东西呢?一个是青狮,一个是白象。经常有人要问,他说你高旻寺大殿前面,为什么跟其他寺院不一样,这个青狮白象是什么意思啊?是啊,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它代表高旻寺的主流思想,一个青狮,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一个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文殊菩萨是代表智慧的,普贤菩萨是代表行动的。从表法上讲,智慧代表眼睛,行动代表腿,一个智,一个行,一个眼睛,一个腿。我们想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没有眼,没有腿,能行吗?光有眼,没有腿,或者光有腿,没有眼,那也不行。大乘佛法里讲,目足兼备,方才可以达到清凉池,清凉池就是不生不灭的那个地方。再说,学佛法要福慧双修,那个行,行动,属于事相,代表福报;那个智,智慧,属于理体,代表见地。高旻寺搞这个建设,有些地方和人家一样,有些地方跟人家又不一样。一样,不是盲目照妙照搬;不一样,也不是随便标新立异,都是经过充分慎重考虑的。

    大雄宝殿是供佛的,佛当然应居于主导地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所以我们高旻寺的大雄宝殿不但居于正位,而且不和周围任何建筑相连接,这就是表示佛的至尊和高贵。你看北京故宫皇帝住的地方,都是跟周围所有建筑保持一定距离,不连接,这就是表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尊严和高贵,当然还有安全防卫方面的考虑。佛是三界导师,不是比皇帝还高贵一万倍吗?大雄宝殿的建筑格局,当然应该对此有所表现了。只是现在各地建庙,已经很少有人深入地研究这些,大多是简单因袭。

    每个寺院,都有自己寺院的宗旨和修学风格,所供佛像也是不一样的,都有所表。佛的两侧,大多数供的是十八罗汉,如果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他那个大雄宝殿两侧供的就是三十二应身,对不对呀?再说,禅宗大殿佛两旁站的,一般都是大迦叶和阿难,我们这里佛两旁的侍者,一个是舍利弗,一个是目犍连,这是我们高旻寺的特色。舍利弗智慧第一,表智慧;目犍连神通第一,神通即是禅定力,总的说来表定慧等持。

    高旻寺的大雄宝殿,文化大革命没有破坏之前,你们没看见过,我们是看见过,跟现在这个不一样。过去,不单是高旻寺,所有的寺院,供的十八罗汉或是十六尊者,都是在地下的,现在别的寺院也是这样的。文革以后,重建高旻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高着眼,把这个习惯性的传统给改掉了。你看高旻寺那个十六尊者,都在空中,不在地下,这也是表法的。罗汉是什么人?在十法界当中,他是什么位置?这个要讲究。阿罗汉,就二乘人来讲,他所证得的是偏真涅槃。虽说偏真,不够圆满,可他毕竟偏的是真,他真能了生死啊。虽说变易生死还没了,可他分段生死了了,他能够出三界啊,那跟我们人比就不一样了。人是博地凡夫,不能离开地,即使你坐飞机,坐飞船,最终还是要落下来,对不对呀?那罗汉证得偏真涅槃,那就是真空之理,他在空中,不是在人间这个层次。这十法界是有层次的,就四土来分,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罗汉他住的地方是出三界外,方便有余国土。我们住在什么地方呢?凡圣同居秽土,不是净土,不一样啊。罗汉大小是个圣人,我们大小都是凡夫,一个圣,一个凡,那是质的差别,不能比啊!罗汉不是博地凡夫,所以我们高旻寺重建时,就改了。释迦牟尼佛两侧的佛菩萨像都摆在空中,罗汉也摆在空中,这样,他就归到了正位。我们这么改了以后,或许往后各地建寺院,建大殿的,会效仿高旻寺,这有种种好处,既显示了真理,又扩大了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兴丛林,建道场,丛林怎么兴,道场怎么建,这里头没有学问吗?就说咱们高旻寺,大雄宝殿居中,两旁是藏经楼,大殿前面五百罗汉左右两面排开,这个格局,各地的寺院,也少有这么安排的。尤其五百罗汉堂,在各地寺院都没有个准地方,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呀?信众进寺院干什么?拜三宝啊,佛法僧三宝,三宝是不该分开的。大雄宝殿代表佛宝,藏经楼代表法宝,五百罗汉代表僧宝,你看这么安排是不是合理啊?再说藏经楼为什么要建两个?这在别的寺院也是没有先例的。别的寺院都是一个藏经楼,而且大多都设在大雄宝殿后边,我们高旻寺大雄宝殿两边各建一个藏经楼,什么意思啊?这代表佛法的权实二教,佛法度人,有权有实,权度中下根人,实度上根人。
    寺院设施到底该怎么个建设法,那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这都是表法。众生法,有众生法的界限,二乘法,有二乘法的界限,是不能够逾越的。就拿四大天王来讲,各地寺院的天王殿,东西两侧四大天王,都在地上,没有一个不在地上的。而高旻寺不一样啊,高旻寺认为,天王天王,他是呆在天上的,他行化在人间,护法在人间,因此我们高旻寺的四大天王都在空中,不在地上。我们新建的弥勒殿,天王也在楼上。我还没有感到四大天王有意见,说是人家都在地上,我也该在地上,没有表示过,所以高旻寺的天王菩萨还不照样护法吗?再说这个殿名,你看,所有的寺院,只要像个样子的寺庙,都有个天王殿,中间供的弥勒菩萨,两侧是四大天王,那么谁是主啊?毕竟弥勒菩萨是坐中间的,四大天王在两侧做护法,这主次不是很分明吗?可是各地都叫天王殿,这不是好笑吗?大家都这么叫,多少朝代多少年,大家都这么叫,没有几个人往深处想。我们要讲道理啊,高旻寺过去也叫天王殿,现在重建,我们把这个天王殿修正,叫做弥勒宝殿。弥勒殿非常重要,信众进庙,没有进大殿之前,都先要经过弥勒殿,弥勒菩萨现欢喜相,先和大家结欢喜缘,皆大欢喜。这些都是表法的。

    弥勒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我们设了一个亭子,叫“息心亭”。为什么叫息心亭?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学佛的人,怎么见佛啊?经上不是说嘛,“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心歇息下来了,就见佛性了,只有先息心才能见佛。远方进寺来参拜的客人,心先歇息下来再进大殿见佛,这都是表法的啊!

    总之我们高旻寺的寺院建设和设施,跟人家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说不尽。就说这禅堂,如今禅宗道场也兴旺了,好多寺院都重建禅堂,愿望都非常好。至于怎么建,这个各人就不一样,想法不一样,建法也不一样。高旻寺建这个禅堂,我们说要有七个保证,这七个保证是:一、冬天不冷,二、夏天不热,三、地不潮湿,四、空气新鲜,五、没有蚊虫,六、对外隔音,七、色调宜禅。这色调宜禅就是说门窗墙壁天花板及禅凳坐垫等的颜色,不能够大红大绿,花里胡哨,要素雅不张扬,进堂让人心静,适宜禅修。你要说高旻寺这个禅堂,当初我们也是用了心的,丛林中做事情,处处都要合规合矩,合道合法,处处都要用心,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法法都是佛法啊!


    将此深心奉尘刹

    十个七,九个七打下来了,这样说来,时间就更加宝贵。如果说,上来这九个七,功夫还没有做到家,要抓紧时间,还有一个七,很有限的时间。我们打七,为了什么呢?克期取证。非常遗憾,也非常抱歉,我在这个禅七当中,担任了一个虚名。实际上今年冬季这个禅七,完全是仰仗禅堂各位班首师父,领导大家安心办道。我业障深重,可以说这几年冬季打七,年年害病。我现在还是一个病人,我还没有出院呢。按一般来讲,我不能进这个禅堂为大家讲开示了,可我毕竟还担任了一个主七的名誉啊。在高旻寺,冬季打七,这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因缘。只要大众还需要我,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坚持。我今天,十分勉强地进堂,陪着大家,哪怕不讲话,坐一坐,也感觉十分亲切。不讲话,不讲话其实挺好,禅宗道场,不立语言文字的。讲话也好,不讲话也好,只要大家往道上会,都是佛法,都会让大家受益。

    高旻寺作为一个禅宗道场,兴丛林,建道场,打禅七,做功夫,为什么?要报佛恩。佛恩难报啊,我们拿什么来报佛恩?就是要发无上菩提心,发四弘誓愿,那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不是有句话么?“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我们可以说年年讲,天天讲,时时刻刻讲,报佛恩,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么报佛恩的?我现在一个老病之人,就这个身体条件,我还能进禅堂吗?我不想进堂啊,可我毕竟顶了一个主七的名誉,毕竟我还有这口气在啊。这已经很对不起禅堂,很对不起大众师父们啦。禅七,这么好的殊胜因缘,怎么可以轻易地错过呢?得珍惜啊!

    报佛恩,就是要度众生,若不弘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无论拿什么报佛恩,佛都不需要,唯一需要的就是度众生。你度众生,就和佛的大愿相应,就是帮了佛的忙。不仅我要发这个心,大家也都要发这个心。虽然我们现在还在凡夫地上,力量不够,自顾不暇,但是我们这个心念要有。什么叫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我们学佛,就是佛弟子,佛弟子就要荷担如来家业,子承父业。如来的家业,我们都要承担。尽管我们能力有大有小,也很有限,但是你这个心态要具备,我是佛子,就应当行佛事,能行多少行多少。

    在禅堂里,我这个身体状况,请大家原谅,我这个讲话受限制,也只能说是陪大家坐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过去,主七和尚若要是三天不进堂,维那师父就要派悦众打二磬迎请啦。那是失职,失去了自己应负的责任。一个人年龄上稍微高了一点,年高体弱,这个身力和心力都有限。拿我来讲,自我感觉,人走向了老化。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体力和心力都走向衰竭的边缘。这个话大家听得懂吧?人就是身心的结合,除了身体就是心。尤其我们凡夫众生,这个身跟心,好像结下了不解之缘,彼此依赖离不开,可到了一定的时间呢,他就分离了,这个一期果报,都是这个样子。一期果报,就是分段生死的别名。

    我现在这个身体呀,不允许我在禅堂里这样讲话。我现在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如果能把今年这个冬天过去,我还能活两天,若是过不了这个冬天,恐怕就向大家告别了。

    一说话,就要提气,我现在讲话,跟几年以前就不一样了。高旻寺这个禅堂,我当时建的时候,就是根据我讲话的这个音量大小设计的,不用麦克风,堂里每一个人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就这一点,也不是哪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这也要学习啊,也要培植,音声海嘛。佛教有五明,五明中不是有个声明吗?音声是佛事啊。“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很重要,特别是娑婆世界的众生。佛出娑婆世界,以什么做佛事啊?就是以音声做佛事。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谈经三百余会,他不做生意,也不搞生产,什么都不做,专门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他都是用声音啊。我们现在也不例外。尽管禅宗主张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但实际上呢,还是离不开语言,离不开音声,这都是事实啊。

    本来今天我是不能进禅堂的,但是不进禅堂我又感到不安,我有责任嘛。师父们辛辛苦苦在禅堂里打七做功夫,我不进禅堂,内心愧疚,非常内疚。我现在还在病中,医院的病床还留着,随时准备抢救,就这么个人,我自己掌握不了生死。这个病,本来没有的,可它会生出来,什么时候生不知道,生什么病也不知道;这个病生出来能好不能好,不知道。你看这个人苦不苦啊?我对这个是有亲身体会的。可能你们各位福报比我大,没有这种感觉,但无论怎么说,人总是会有生老病死的,谁也躲不掉的。你们是没到这个时间啊,我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真有这个体会啊。人过六十岁,一年不如一年;人过七十岁,一月不如一月;人过八十岁,一天不如一天;人过九十岁呢,一个钟点不如一个钟点。头一个钟点,八点钟我身体还蛮好的,到了九点钟,可能气都没有了,人就是这么回事。你们还没到这个时候,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好时光,用功办道,争取早日了脱生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家发起心来!


    随真随俗看因缘

    春节过了,今天又起七了。节后起七,不举行仪式,只是按冬天打七怎么打,还怎么打。这两个七,不起七,不解七,但跑香坐香的规矩和节前打七一样。这两个七,叫巩固七,这是老和尚在世时建立的制度。为什么要打这两个巩固七呢?就是照顾用功的人。过春节,要随俗啊。一个冬天,十个七下来,功夫用的蛮好的,可毕竟还是在凡夫地上,还是路上的行人,一过春节,这个年风,过年的这个风一吹,就把那个微薄的道心吹跑了。十个七用的功,吹得烟消云散,那不太可惜了吗?所以常住上为了维护大家的道心,过了春节以后再打两个七,这叫做巩固禅七,把我们的功夫重新拾起来,使我们这个功夫,不至于间断,莫让年风冲淡了道心。

    我们年年起七解七,也无非循章作息,激励有嘉。不是年年起七吗?就这个样子,老规矩,照办。还有呢,随真随俗,我们打七,参念佛是谁,修行佛法这叫随真。我们修行人就是要随真。可是我们毕竟还是生活在人间啊,既然还在人间,有时候不随俗也不行,所以我们随真就是打七,随俗就是过春节。上殿,上供,吃年夜饭,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做什么?这都是随俗的。随俗就是随顺众生,令众生欢喜的。随真随俗,要论时节因缘,该随真的时候随真,该随俗的时候也要随俗,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情。该打七了,我们就认真地打七,该过年了,我们就好好地过年。好好地过年,还不要忘记我们是修行人,不能忘失觉照。随俗是表相,内心里永远要随真,这个要不舍昼夜啊。只要我们不失觉照,到了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情,不会误事情,也不会失掉功夫。当然这不容易真正做到啊,因此,我们才需要节后再打两个巩固七,及时把功夫找回来。

    高旻寺这个禅宗道场,是成就天下人办道的,大家都希望把这个道场办好。办好这个道场,也要仰仗大家的共同努力。作为常住,我们有责任,一切处一切时,做一切事情都要有一个交代,对不对呀?要把高旻寺办好,真正让天下人,凡是来到高旻寺的人都有所收获。高旻寺过去称为专门禅宗道场,后来我观察有些事,老这么专不行,所以在1997年把高旻寺这个门庭家风,做了一些调整。高旻寺是一个冬参夏学的地方,冬天,就打七,到了夏天,就要学习。我们毕竟还是凡夫,还有许多事情、许多道理我们都不懂,不懂我们怎么用功呢?不懂怎么能激发我们的道心呢?我们的道心,不见得坚固,露水道心。这就要有人帮忙,有人推动,所以,参,要学;学,也要参。以参促学,以学促参,相辅相成。我们选择这么一种冬参夏学的办道方式,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想是这么想,可具体要怎么做,还欠商量。禅堂是高旻寺的核心,这个禅堂,从上以来都是一如既往的年年打七,不打七的时候,平常时间也要坐香。上殿、过堂、坐香,有没有不如法的地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机会还要跟大家共同商量,一个人想不行,要大家集思广益。


    粉碎虚空

    禅宗有句形容开悟的词,叫做“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不开悟的人很难懂。有人问啦,那个虚空怎么能够打碎呀?虚空,虚空是没有啊,没有个东西才叫虚空,怎么打碎呀?禅宗的语言那可以说确确实实是教外别传的,你在三藏十二部经教中是找不到这个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我们老和尚(指来果老和尚)在世的时候,他在那个法堂写了一副对子,我们高旻寺是禅宗道场,是棒喝门庭,那个对子是这么写的:“德山棒,打破虚空粉碎,非为了事;临济喝,震翻大地平沉,未尽全功。”这里很微妙啊!虚空打碎,这不是禅宗祖师说大话呀,千真万确的。虚空打不破,生死就了不了,生死就在这个虚空之中啊。这个虚空,是个什么东西?不是人们概念中的那个虚空,那是个顽空。《楞严经》中有几句话,讲过这个虚空,经中是怎么说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有漏微尘国,都在这个虚空里,这虚空是派这个用场的,不是顽空。这个虚空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迷来的,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这个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佛的化土,都在虚空当中。虚空打碎了,生死之所依就没有了,生死就能了。从宗门下讲,打破虚空粉碎,还不能算究竟成就,还有更高的要求。打破了还要能立起来,死透了还要能活过来。


    一门深入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可是你若想修,你就必须要专修一门。你说八万四千法门都好,我都要,那不行,要一门深入。这个一门就是无量门,一法通时法法通。我们这里是禅宗道场,禅宗也有许多法门,在我们高旻寺,就是专参念佛是谁。


延伸阅读:
德林老和尚开示辑录-中国祖师禅的禅机PDF下载

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问君何处安身;
无过去心、无现在心、无未来心,还汝本来面目。
(高旻寺大殿对联-德林老和尚法语)
崇和云水志2011年11月21日(暂存)

(云门和编辑)





Copyright © 2020·直指堂 出品 ZenMo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