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法会的形成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它起源于金山江天禅寺。又称水陆道场,其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其内容主要是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
据佛教史籍记载,南北朝时的梁武帝于天监四年(公元505年)亲自在镇江金山依仪修设水陆法会,用以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众生。
水陆法会的盛行是从宋代开始的。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东川杨鄂祖根据梁武帝仪文撰成《水陆仪》三卷,曾广为流行。宋元丰七八年(1084-1085年),佛印了元禅师住持金山时,一位海商在金山设水陆法会,了元亲自主持,极为壮观,遂以“金山水陆”驰名。水陆法会又有“北水陆”和“南水陆”之别。后人称北宋宗颐所撰水陆为金山水陆,又叫“北水陆”;称南宋志磐禅师所续《水陆新仪》为“南水陆”。
之后,明清两代均有新著。其中清代仪润所撰的《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计六卷,成为现行水陆法会仪式的依据。
水陆法会的仪式
水陆法会坛场的布置、念诵的经典、参加的人数、牌轴的规定和进行的程序都有一定的仪式。
水陆法会坛场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象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四周绕以布幕,将内坛分为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
外坛有六个坛场:
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
诸经坛七人,念诵诸经;
《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花经》;
净土坛七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
瑜加坛,亦称施食坛,为夜间施放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四十八人。
内外坛佛事一般为七日,其进行程序:
第一日三更外坛洒净,四更内坛结界,五更遣使建幡,幡上正楷书“修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功德宝幡”,高悬于大雄宝殿左前方的刹竿上;
第二日四更请上堂,五更奉浴;
第三日四更供上堂,五更请赦,午刻斋僧;
第四日三更请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说戒;
第五日四更诵《信心铭》,五更供下堂,午刻斋僧;
第六日四更主法亲祝上下堂,午前放生;
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堂,午刻斋僧,未时迎上下堂至外坛,申时送圣,水陆法会即告圆满。
法会其间,自第一夜起,每夜于瑜迦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夜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参与法事,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顶点。
由此可见,水陆法会的法事内容,主要是由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一系列宗教活动所构成。
水陆法会的影响
水陆法会自宋代流行后,很快在全国普及盛行,究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是古代战事、灾害频繁,每当战争、大灾之后,水陆法会作为一种超度形式,追荐亡人,常为朝野所采用。二是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使佛教徒乐意兴办。三是佛教借助儒家的忠孝仁慈思想教育,使民众百姓感到“或保庆平安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善;追资尊长而不设水路,则人以为不孝;济拔卑幼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慈;”由是纷纷设办。四是宫廷达贵修设水陆,起了榜样作用。据史书记载,宫廷直接操办的大型水陆法会有数十次之多。
水陆法会不仅起源早、流传广,而且影响极大。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平民、百姓都曾举办了规模不等的水陆法会。过去在一般人心目中,“水陆”就是佛教的代名词,很多关于佛教的仪式、经文等知识都是首先从这里传播的。